“巴掌婴儿”的生命奇迹

“巴掌婴儿”在医院与父母视频。

一个孕28周的早产女婴,体重只有890克,只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一个幼小的生命,却面临着心肺功能不全、早产贫血、各种感染等重重生死考验,她是那么幼小,却又那么脆弱。她是中山三院粤东医院救治的低体重早产儿的“新低”。降生的一声啼哭,坚定着医护人员“不抛弃,不放弃”的天使信念。

皮肤温度的维持、子宫环境的模拟、呼吸机的使用、气管导管的大小、静脉通路的建立等一系列的问题,每一个都是难以逾越的挑战,一场“巴掌婴儿”的生命拯救行动即时展开……

先保命!

黄金一小时的迅速反应

儿科主任梁粤、新生儿科病区负责人肖奕青组织团队开启“黄金一小时”处理,在手术室内进行早期呼吸管理,保障有效通气和循环,即刻保暖,并使用高级暖箱、转运至NICU,建立有效呼吸支持、开通脐静脉通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肺成熟、液体营养支持。

发丝般的血管上:

PICC 静脉置管技术

在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积极治疗护理下,乐乐闯过了第一个呼吸关卡。由于消化系统胃肠道尚未发育,不会吸吮和吞咽,只得靠静脉营养,而脐静脉置管已经达到使用期限,必须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头发丝一样细的血管,可能都包裹不了一根针。经验丰富的廖秀春护士长带领PICC团队,快速准确地进行PICC置入,既保障了输注静脉营养和药物,又降低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24小时精心呵护

为孩子“披荆斩棘”

为避免发生各种感染,护理团队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乐乐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护理过程中尽可能少触碰,避免宝宝柔嫩的皮肤溃烂造成屏障功能丧失;少打扰,暖箱上盖着厚厚的遮光布,营造妈妈子宫里的安全环境,帮助她继续生长;从孩子体位的保持到所有护理操作,特护团队慎之又慎,确保乐乐在保温箱里生命体征稳定。

为了让乐乐的胃肠道处于功能状态,出生后的第二天,医护团队计划母乳微量喂养,但由于乐乐妈妈使用了抗生素,无法提供优质母乳,产科的医护人员便发动科室力量帮忙寻找优质乳源,为乐乐的肠道功能提供奶源保障,而持续的母乳喂养也尽可能地避免了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早产儿的吸吮、吞咽功能协调差,医护团队从最开始的0.5ml、1ml、2ml……频率从每天2次、每天3次的微量喂养到全肠道喂养。为了更好地锻炼吸吮及吞咽功能,康复科还要定时给乐乐做吞咽功能训练,让她能顺利过渡到全经口肠道喂养。此外,每天还要观察乐乐喝奶情况来帮助她增加肠道蠕动,定时给她做排气操。整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但一切努力都值得。

56个日夜守护

“巴掌婴儿”涅槃重生

经过56天的日夜守护,乐乐从最初890克成长为体重2390克的漂亮宝贝。还在睡梦中的乐乐终于要离开暖箱出院了。

出院这天,乐乐的爸爸妈妈激动地从“护士长妈妈”手里接过她,眼含热泪说道:“宝贝,妈妈来接你回家了。”“我们要感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是他们创造了奇迹,给了宝宝第二次生命。”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背后,是新生儿科联合产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下共同谱写的生命奇迹。

近年来,粤东医院新生儿救治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也在不断提升,展示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生儿重症救治水平和实力,不负“家门口的中山三院”之名。

编辑:李玉培(实习)李舒宇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