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彩虹桥


小记看梅州



客家人的传统习俗

●李紫茉(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401班)

我的爸爸是北方人,在北方,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就算是过年。而在妈妈老家梅州大埔,客家人的春节却别有一番浓郁的传统韵味。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忙碌地准备各种年货,忙着炸煎堆、蒸年糕,打扫房屋除旧迎新。小孩们则满心欢喜地跟着大人去集市上挑选新衣服、新鞋子。

对于客家人来说,每到春节前夕,贴春联可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大家拿着红红的春联纸到泰安楼那边请春联,把写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整个家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年三十晚,家家户户携带三牲、斋果、酒、菜等,到祖祠进行祭拜。祭祖后,全家人团坐吃“年饭”,“年饭”的菜肴十分丰盛,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菜肴,鲜嫩的豆腐中间酿上肉馅,煎至两面金黄后再焖煮,味道超级鲜美。吃完“年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长辈们会给晚辈发“压岁钱”,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紧接着便开始燃放鞭炮,人们互相道贺,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走家串户去拜年。见面互相说着吉祥的话语,孩子们则收到一个个红包,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街小巷。金狮金龙队敲锣打鼓,串村过户,到每家进行“拜新年”仪式,那灵动的龙和威武的狮,伴随着激情四射的锣鼓声和响声不断的鞭炮,给春节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热闹。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跟着妈妈一起回娘家。初三那天,村民们聚集在火盆前进行祈福,点燃香火和纸钱,祈求神明保佑新一年风调雨顺。初五被称为“出年架”,人们开始准备投入生产或出门谋生。

春节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做客家小吃年糕、煎油果、炸酥烧、炸肉丸、熏鱼、卤鸡鸭等,一些乡镇举办非遗花环龙巡游、鲤鱼灯舞、舞龙舞狮等活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梅州客家人的春节,处处都透着传统习俗的魅力,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沉浸其中,难以忘怀。愿我们这些后辈们能传承优秀的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


小记者大视野


春天的交响曲

●陈雅歆(梅江区普育小学205班)

星期六,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郊外寻找春天。

一路上,我发现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辫子,在春风中轻轻摇摆。远处的山坡上,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竞相开放,像一片片彩色的云朵。

我和妹妹来到小河边,只见河水清澈见底,一群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突然,妹妹指着天空喊道:“快看!是燕子!”果然,几只燕子在空中轻盈地飞舞。

最让我兴奋的是,在田野里发现了一大片油菜花。金灿灿的油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采蜜。我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一朵油菜花,花瓣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妈妈告诉我们,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明白了为什么大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像春天里的小树苗一样,努力吸收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春天真美啊!我爱这充满希望的春天。

(指导老师:周菊苑)

点评:小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特别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形容小草“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这样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作者在表达上也非常流畅,用词准确,使得文章读起来很舒服。同时,文章结构合理,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层次分明。




大自然的礼物

●何宸睿(梅县外国语学校富力城附属小学501班)

最特别的礼物是谁送给你的呢? 噢,是大自然。 大自然,一个亲切又温柔的名字,它犹如我们的父母一般养育着我们。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画笔,为我们送上一幅幅不同的美景画卷。 春天的万紫千红,夏天的烈日骄阳,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冰天雪地,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慢慢地抬起稚嫩的头,伸了伸懒腰,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世界。看那里,一片粉红色的“花海”,美丽的桃花害羞地露出了笑脸,发出淡淡的清香,小燕子从南方飞了回来,在桃树旁转圈圈,在枝头谱成了一首优美的乐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骄阳似火,火云如烧,池塘里的荷花美丽无比,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只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好像在和微风打听着外面的消息。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这是大自然送来动听的音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阵秋风过后,满地飘零的落叶,犹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色彩斑斓的毯子。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田,穿着金黄的衣裳,一眼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果园里,葡萄、橙子、柚子……全都成熟了,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甜甜的果香,这是大自然赠予丰收的喜悦。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雪精灵给大地铺了一层雪白的地毯,它飘到柳枝上,给柳树戴上了数不尽的银耳环和银项链。小朋友们穿着厚厚的衣服来到白茫茫的雪地里嬉戏玩耍,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画画或写字,这是大自然带来的热闹魅力。

四季轮转,枯荣一岁。不论是春花秋月,还是夏荷冬雪,都会给我们留下别样的色彩,这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指导老师:刘倩美)

点评:作者在这篇作文中展示了出色的描写能力,尤其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作者对四季变化的描绘非常细腻,如春天小草的复苏、夏天荷花的绽放以及秋天稻田的金黄,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作者的表达流畅,用词准确,展现了一个小作家的潜力。希望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更加聚焦于一个具体的对象或季节,深入挖掘其特点,这样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饱满。




人蚊“大战”

●吴昇辉(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小学409班)

在一个闷热的晚上,我正沉浸在美梦中。突然,我的耳边响起了“嗡嗡”声,那声音犹如魔音贯耳,扰得我心烦意乱。我气愤地挥了挥手,心里想着:哼,快走开!别来烦我,并试图把这群讨厌的家伙赶走。然而却事与愿违,不仅没赶走它们,而且它们还毫不客气地送了我一个“大红包”,痒得我抓耳挠腮。于是,我决定展开一场激烈的复仇之战。

我如同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迅速拿出了各种武器。第一件武器是扇子,我用它奋力向蚊子扇去,可蚊子却像灵活的舞者,轻轻松松就躲开了,一点儿作用也没有。

我不甘心,又拿出第二件武器——防蚊拍。我看见一只蚊子正悠然自得地落在墙上,我蹑手蹑脚地向蚊子靠近,“啪”的一声,蚊子瞬间掉了下来。眼看这招有用,我悄悄向第二只蚊子靠近,可惜这只蚊子似乎有了防备,还没等我出手,它就直接飞走了。

我毫不气馁,拿出了第三件武器——电蚊拍。我小心翼翼地向蚊子走去,“嗞嗞,嗞嗞”,许多蚊子都败下阵来。不一会儿,蚊子们似乎都被制服了,但没想到还有一些“漏网之蚊”,它们居然学聪明了,全都躲在缝里面,和我玩起了捉迷藏。

最后,我决定使出我的绝招——“降龙十八掌”。我双手不停地挥舞拍打,“啪啪”声不绝于耳。经过一番苦战,它们终于全都被我解决了。

正当我长舒一口气准备睡觉时,那熟悉的“嗡嗡”声又在耳边响起。我无奈地摇摇头,哎!我知道自己又要开始新的战斗了……

(指导老师:吴思媚)

点评: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与蚊子斗智斗勇的有趣经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闷热的夜晚,感受到了他的无奈和决心。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整篇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表达了对蚊子的强烈反感以及最终的决心。不过,文章缺少一些情感上的升华,如最终是否战胜了蚊子后的感受,或从中学到的教训等。




我的飞翔经历

●黄可心(梅江区客都小学404班)

这天清早,阳光照进我的房间,把我带入了新的一天。家人都还在睡觉,我拿起一本书,坐在书桌前翻看着。这本书的主角是小精灵,他们都有一对洁白的翅膀,能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

我捧着书,突然背后冒出了一道金灿灿的光芒,那道光真是耀眼夺目,让我不得不闭紧双眼。待我反应过来时,有羽毛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然后光芒就消退了。

我走到镜子前,惊讶地看到自己居然长出了一对洁白美丽的翅膀。现在我真的可以飞了!我兴奋地跑到楼下的草坪上,展开翅膀飞向天空。

我飞呀飞,在城市的上空自由翱翔。前面一片小树林,能听到小鸟们在晨光中放声歌唱,声音就像一支悦耳的交响曲。我从空中飞过,在树林的另一边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原来,有一群喜鹊在欺负一只小麻雀。

一只喜鹊说:“滚回你的老家去,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小麻雀瑟瑟发抖地说:“我们的家被人类占领了,他们建成了居民小区,我们现在回不去了,求求你……”话还没说完,旁边的喜鹊却用翅膀扑打过去赶它走。

我越看越生气,差点撞到前面的树枝。我紧急下降,把那群喜鹊打了个措手不及。喜鹊们都散了,小麻雀在树底下哭泣。我对小麻雀说:“你跟我回家吧,那边也有树木。”小麻雀惊喜地点点头。

我们一起飞回了小区。我的翅膀一点点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站在楼下的草坪,抬头看树上的小麻雀。小麻雀把它的朋友们都带过来了,小区里也响起了小鸟们的交响曲。

妈妈在楼上喊我吃早餐,于是我赶紧跑回家。没人知道,我曾经长出过翅膀。

(指导老师:庞利英)

点评:文章开头点明中心,内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叙述有逻辑,结尾适当的总结和升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记荐书


《相信自己,我可以》

推荐人:张梓洁

(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305班)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这本书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坚持努力做事情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启发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调整心态,就像一个容器正过来时是自信,反过来时就是自满,要相信自己通过奋斗终将取得成功。


诗歌台


好朋友“嘟嘟”

●赖奕钢(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208班)

我有一个好朋友,

它在爸爸的小农场里。

大公鸡?

黄小鸭?

咦,都不对。

我的好朋友是“嘟嘟”,

一只黑灰色,

长着大尾巴的牧羊犬。

“嘟嘟”很可爱,

脾气可好了,

来了生人也不乱叫。

我在前面跑,

它在后面追。

我摘桑叶,

它趴着等我。

我吃面包,

它馋得流口水。

我故意瞪眼抬手,

它就在我脚边撒娇。

……

哎呀呀,

要是能和它天天在一起就好了。

(指导老师:丘银霞)


小记谈文明


随意采摘景观果树,你怎么看?

上期话题:

近年来,为美化公园环境、吸引更多游客,不少公园都选择栽种景观果树。果实压弯枝梢,成为许多公园美丽的风景线。但攀折树木、采摘果实等不文明行为,给公园管理带来难题。“公园明确告知请勿采摘,但还是有人成群结队到公园里采摘。”“有的年轻人甚至还网络直播‘摘果’。”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有一个人摘了果子,就会有更多的人跟着采摘,未经许可的采摘可能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我建议在公园入口、主要道路两侧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告知游客禁止采摘果实,并解释这一规定背后的生态意义;利用公园广播,定期播放禁止采摘果实的通知和相关的生态保护知识;增加公园巡逻人员和巡逻频率,特别是在果实成熟季节,一旦发现采摘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屡教不改者,可以根据公园管理规定进行适当的处罚。对于一些果实产量较大的树木,可以在适当的区域开辟专门的采摘体验区,在确保安全和不破坏树木的前提下,组织游客进行有秩序的采摘活动,这样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能更好地管理果实采摘行为。

——梅江区元城小学401班温诗晴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公园中,景观果树本是美化环境的点缀,然而年轻人攀折采摘果实的行为却极不文明。这不仅破坏树木,大煞风景,也违反了规则。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采摘果实看似一件小事,却反映出文明意识的缺失。我们应从自我做起,文明观赏,让公园的美得以长久留存,共同构建文明社会。??

——平远县实验小学402班陈国强

下期话题:

近年来,“博物馆热”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但在参观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行为。有人把博物馆当“遛娃”场所,任凭孩子嬉闹奔跑;有人长时间霸占最佳拍摄位,不闭馆不离场;有所谓“讲解员”,毫无顾忌地大喊大叫……这让正常参观的观众无力吐槽,“原以为博物馆是安静、惬意、严肃的,现在却吵闹得像菜市场。”“就想安静看个展,怎么这么难?”对此,你怎么看?

投稿邮箱:mzrbxjz@163.com


才艺秀


王思涵(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401班)

杨佳欣(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小学409班)

指导老师:吴思媚

杨佳璐(梅江区金山小学502班)

指导老师:古春新

肖伊涵(大埔小学110班)

指导老师:江瑞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