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在大埔县湖寮镇双髻山蜜柚公园蜿蜒的山路边缘,自发光道钉仿若繁星闪烁,为来往行人、车辆安全通行增添了一道“防护之光”。
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禾肚里稻田民宿周边的道路、房顶上都使用了自发光道钉,既提升夜间行车安全,也实现景观提升。
这个项目所使用的便是蓄能自发光交通安保标识。产品通过吸收并储存光能,最后在夜晚、雨雾等弱光环境下释放光能的工作原理,为夜间出行提供8-24小时的辅助照明。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大埔县高陂镇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广东粤科欣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科欣发”),探访自发光道钉的诞生过程。
“这种道钉是我们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发光粉,结合反光技术和太阳能LED技术和定向反射技术打造的新型蓄能自发光产品。”粤科欣发技术人员李寒堤向记者介绍说,产品的核心——发光粉的研发技术依托于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也正是由于发光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这类自发光道钉的并不多。”
广东粤科欣发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发光道钉。
2020年初,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研究所、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欣红陶瓷和稀有所发光核心团队的16位博士联合组建了粤科欣发,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稀土广电功能陶瓷研发与应用实验室,以及年产200吨发光材料及相关制品的生产线。
走进粤科欣发的检测室,只见一名技术人员正将一小勺白色粉末状的材料放入激光粒度分析仪中,并不时观察旁边电脑上生成的数据资料。“这是发光粉的原材料检测步骤之一。10多种原材料,都需一一检测其颗粒度、杂质含量等是否合格。”李寒堤说,合格的原材料将统一入库,再根据一定配比混合均匀,经过高温烧制以后得到发光材料。
技术人员将原材料装好准备检测。
十多种不同的原材料根据一定配比,将被投入到混料机混合均匀。
经过高温窑炉烧制,刚刚出炉的粉饼。
“我们的发光粉具有吸光快、发光效果强、发光时间长的优势,广受市场欢迎,去年年产值达1500万元。”李寒堤说,目前,粤科欣发已经开发了近10种发光材料产品,自发光道钉便是其中的一大类。“如果把发光粉比作一个蓄电池,我们发光粉只需10分钟左右的光照便能‘充足电’,在黑暗环境中能够持续发光8至10个小时。”李寒堤说,“蓄能自发光道钉建设成本低,建成后无需通电,维护费用也低,正常使用下寿命达5年以上。”
技术人员将发光粉与粘合剂混合,注入道钉。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大力推广蓄能自发光反光突起道钉,计划在S333省道的梅州城区马鞍山公园至梅江区西阳镇白宫段、S223线秀兰大桥至雁洋段打造全市示范路段,各县(市、区)也将各改造一段10公里左右的示范路段。“目前,在双车道路段,这种自发光道钉的投入成本大约是3万元每公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自发光道钉应用在道路边缘,能有效提升夜间公路行车、行人安全系数,实现降低事故、车辆提速、景观提升三大社会效应。
文/梅州日报记者:刘晓娟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编辑:杨乔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