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丨离鄂赴梅,他们用20年圆“汉剧梦”...  


“一晃二十年,从单身到成家,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留在了梅州,我们的青春都是随着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广东汉剧一起在成长……”2001年至2006年,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分四批陆续招收了一群来自湖北的汉剧演员作为广东汉剧人才梯队进行培养。如今,这批离鄂赴梅的汉剧人都在广东汉剧的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用心用情用功为“南国牡丹”的绽放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文丑潘智勇(左)正在舞台上与台下对戏,对每一个细节都极度认真。

2001年,因为体制改革的原因,湖北黄石汉剧团面临着解散的局面,“当时作为黄石汉剧团五年制的定向委培生,我们刚好学到最后一学期准备毕业,但是现实是没有团可以接收我们,一身的本事等于白学,可以说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了。”国家二级演奏员、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汉乐团副团长熊长江告诉记者,在一筹莫展之际,好消息从梅州传来,“刚好当时广东汉剧院正在招收人才,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我们从一个即将解散的剧团,兜兜转转来到了广东汉剧院,有了一份工作,能够继续从事我们无比热爱的汉剧事业。”

2019年4月24日下午,新编广东汉剧《樊梨花》排练现场,嵇兵(中)饰演樊梨花。

老生万瑜正在排练新剧《清风亭》。

市艺术学校广东汉剧幼苗班内,王浩、钟慧、郭晓茹(由左至右)正在指导孩子们练习压腿,他们都是广东汉剧的传承者。

说起最初来梅的场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展演部一团副团长潘智勇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首批来梅考试的成员有10多个,年纪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才19岁,我们是2001年7月份来梅考试,记得特别清楚,是由当时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古小平亲自在迎宾馆接待了我们这批成员,并且全程陪同,大家都觉得受宠若惊,心里非常感动。2001年11月30日,我们就正式来梅上岗了。”潘智勇回忆着说道,除了感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剧院家庭般的氛围,也让他们坚定了把根扎下来的决心,决定留在梅州发展广东汉剧。“剧院真的是把我们当作自家孩子来看待,当作人才梯队来培养,我们心怀感恩与热爱,所以选择一直坚守。”

国家二级演奏员熊长江正在排练新剧目。

“离鄂赴梅”,对于当时交通和通信并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这段900多公里的距离承载了这群汉剧人多少的思乡情?“那时候经常因为囊中羞涩不敢回家,所以基本上是一两年回一次家,最长的一次是隔了三年才回家,跟家里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怕远方的家人担心。”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青年团团长、导演王焱哽咽着说道,他对当下的状态很知足,从演员到老师、到编导、到导演,虽然中间的过程非常曲折,但他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为了广东汉剧。“如果回到二十年前,我想跟当时从湖北出发的那群小伙伴说,一定要坚守,一定要热爱这份职业,它值得。”

演出时现场绚丽多彩的灯光都由灯光师孟琦现场完成。

作为两个不同的剧种,从演绎湖北汉剧转变到广东汉剧的过程注定是不易的。“唱一行就得像一行,来梅之后我的目标不是混日子,是要展示自己,是要把好东西带过来。虽然刚开始一直是懵的状态,只能通过看碟片学着模仿,但通过前辈老师的口传心授以及一个个戏、一个个角色的实践锻炼,我不断去揣摩,慢慢地把它形成了广东汉剧特色的东西。”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培训部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嵇兵感概地说,作为一名汉剧演员,广东汉剧给了她新的机会、条件和舞台,让她圆了在湖北没有完成的梦想。“久居他乡即故乡是我多年来最深刻的感受,因为梅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是它赋予了我后半生更多精彩的呈现,它也是养育我的一方沃土,我同时深爱着这两个故乡。”

青年导演王焱正在导演新剧。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坚守一份情。当初离鄂赴梅的21位汉剧人,其中9人因为退休、调岗、离梅等原因陆续离开了他们所热爱的汉剧事业,但仍有12人一直坚守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不同岗位上,从演员、乐队、老师、舞台队、导演等岗位角色中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如今,在这群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来自湖北的汉剧人投身广东汉剧振兴发展事业,用无悔青春和实际行动守护“南国牡丹”。



文:梅州日报记者  赖运香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罗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