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时论丨让梅州成为人才聚集之地向往之地

● 梅州日报评论员 洪观楷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3月13日,梅州以一场诚意满满、举措务实的“才聚梅州大行动”新闻发布会,向四海英才发出新时代的“求贤令”。“免费梅州”、六大行动、20条新政等一系列引才、惜才、聚才、用才政策和盘托出,充分彰显了梅州苏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定决心。在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的壮阔图景中,梅州正以破局之思、非常之举,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才强市的崭新篇章。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政策与环境的竞争。面对山区城市引才难的现实困境,“才聚梅州大行动”以六大行动、20条新政,构建起“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从“人社局长百企行”的躬身入企到“组织部长、人社局长高校行”的登门求贤,从“人才需求数据库”的精准画像到“千企万岗进百校”的主动出击,无不展现梅州市委、市政府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和求才若渴的拳拳之心。与此同时,创业团队最高可获500平方米四年免费空间的政策力度和“求职30天、创业6个月免费住”的服务温度,进一步提升了梅州“1+N”人才政策体系的“黄金”纯度,昭示着梅州正以制度创新的热量融化人才流动的坚冰,以政策红利的密度提升人才磁场的强度。这种“非对称”竞争策略,恰是山区城市在人才兴市战略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智慧选择。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城市活力之源、发展之要、强市之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在聚,重点在用。人才聚集需要载体支撑,根在则生,心诚致远。梅州深谙“环境留人”“产才融合”才是引才聚才的长远之计。一方面,面对人才竞争的“马太效应”,梅州以“低生活成本+高发展机遇”的错位优势,构建起区别于一线城市的人才栖息地。储备的1.2万个优质岗位,既包含年薪50万至100万的尖端岗位,又涵盖专科起点的基层岗位,形成“人才金字塔”的全链条布局。另一方面,致力于“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紧扣十大战略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募集了全市2000多个与重点产业领域密切相关岗位。实践证明,只有确保人才发展有空间、干事创业有平台、自我价值有体现,才能真正实现人才配置最优化、人才价值最大化,进而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促产业”的产才融合良性循环和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

青梅有约、智汇梅州,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以政策为舟、以平台为桨、以生态为帆,今日之梅州,正以“周公吐哺”的诚意、“千金市骨”的魄力,乘借“百万英才汇南粤”的东风,在梅岭大地掀起人才汇聚的春潮。聚天下英才而兴梅州!这既需要政策创新的锐度,更呼唤久久为功的定力;既需要硬件投入的力度,更依赖文化浸润的温度。全市上下只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勠力同心、协同并进,全力将政策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方能把梅州打造成人才近悦远来的聚集之地、向往之地,为梅州苏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免费梅州”放大招揽才!梅州召开“才聚梅州大行动”新闻发布会

>>重磅礼遇!梅州人才政策大满贯,诚邀你来就业创业!

>>四问四答!梅州就“才聚梅州大行动”答记者问

编辑:黄炜明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