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期间,时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的张弘教授与电视台等媒体记者进入广州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亲身目击了医护人员在病房中忘我抗击疫情的瞬间,回来后随即创作了中国画《天职》,参加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抗非典美术作品展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十七年后,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蔓延至全国各地。张弘教授在广州的家中时刻关注着疫情的最新动向,由于疫情未得到控制,无法进入第一现场收集材料,从武汉封城那天起,他根据新闻照片以及凭借印象组织画面,亲手画下了这些速写作品,用简练的线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武汉疫情和医护人员在一线抗击疾病的瞬间。其中,钟南山院士工作场景,医护人员支援前线离别拥抱和医生们坐在地上互相依靠休息的场面催人落泪.......
钟南山院士工作中
隔离病房场景
隔离病房前医护人员正在准备装备
医生正在抢救病人
疲惫的医护人员席地休息
张弘教授生于武汉,是湖南宁乡人,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以及各种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
张弘教授在创作抗击疫情速写心得体会:
我生于武汉,在那儿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可以说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以及后来直接进武汉钢铁公司做了一名检修电工学徒,还没等到出师,就考上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一直教书到现在。这次家乡发生了这么严重疫情,自然会密切关注。正如孟子所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因牵挂桑梓父老,便借画笔记录,完成了这7幅作品,这既是与他们共克时艰的一种行动,也是向所有战斗在武汉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致敬,以及对社会各方驰援武汉人民的由衷感激。
由于疫情的管控,春节期间我是不可能进入武汉的。春节这几天,我响应政府的号召,完全宅在广州的家里,但我时刻关注着电视、广播的新闻,同时通过手机微信与武汉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信息与图片,加上在2003年,我曾随电视记者进入过广州市一人民医院非典病房采访过,因此,对于这种特殊病情的治疗场景便在脑中形成了画面。于是,这组旨在描绘武汉因这次“新冠病毒”而“封城”以来7天情景的作品,便能在“刹那间”完成。
大年三十广州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武汉,往日繁华的街道完全沉静下来了
抢建中的“火神山医院”
整组作品基本上是以线描速写的方式来表现,具有较强的现场感与时效性。部分作品中人物形象以及场景,借用了近期新闻中的一些照片及视频,有些则是借照片的场景再重新组合,而不少人物的动态则凭印象,或自己平时细心观察生活,以及按自己的理解来画,如“火神山医院抢建中的施工现场”这一幅,仅参考了那里医院的建筑框架照片,人物就凭记忆与默写画出来。因我做过工人,相对会熟悉施工现场,画这类场景可以说是我的一个优势。例如,2003年非典期间,我用中国画来表现广东一线抗非典的医务工作者的作品《天职》多次参加各种大型展览,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我以为,作为一名画家,除了时刻保持与生活的“在线”状态非常重要,以画笔记录生活,讴歌时代,不负韶华。
见习编辑:古丹妮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打赢这场“战疫”,前方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护,后方各界尽己所能支援,整个社会都凝聚在一起。在此,梅州日报社公开征集采访对象及相关线索。
如果你身边有抗击疫情的正能量的视频、图片、线索,请在下方留言评论,或进入掌上梅州首页下方“粉丝圈”进行报料。万众一心,我们一定能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