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的重大机遇。
战鼓擂响,梅州迅速凝聚起各方力量,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五大重点区域建设攻坚行动,兴产业、优环境、抓改革、强服务,在这场城乡统筹的深刻变革中形成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梅县区松口镇横东村充分利用临江临水的区位优势,改善村庄环境,引进产业项目,让游客“流量”转换为经济“留量”。(高讯 摄)
壮大产业经济 夯实县域根基
走进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二期厂房,繁忙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调胶、上胶、配料、压合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张张玫瑰金色的覆铜板从生产线上缓缓流出。“我们二期项目共规划了4条生产线,目前全部生产线已全面投入生产。”工作人员钱玉君介绍说,随着项目二期建成投产,盈华材料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据了解,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广东威华集团体系企业。该公司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总投资36亿元,分三期建设,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目前项目一、二期共7条生产线已经全面建设完成并投产。我们今年10月份的产值是1.07亿元,全年预计可达12亿元。”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茂彬信心满满地说,盈华材料将以项目二期投产为新起点,持续为客户提供各类高稳定、高性能覆铜板产品,努力将项目打造成平远招商引资的新名片和新高地,助力梅州打造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聚焦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梅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强化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梅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6.2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6.3%。工业投资增长14.9%,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支持带动下,技术改造投资大幅增长39.6%。
梅县区松口古镇推动核心区整体改造提升,丰富古镇特色业态,让古镇更加可赏、可游、可玩、可居。(吴腾江 摄)
今年1至10月,全市260个纳统招商项目全部动工,计划投资560.08亿元,已完成投资109.52亿元。落户丰顺县的梅州市飞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是威富智慧创新园项目之一,也是丰顺县紧抓乡贤资源优势,持续强链延链补链,推动电子电声、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具体行动。在项目建设现场,塔吊、工程车等机械设备忙碌运转,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走进新建成的3号厂房,只见6条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3个月来,每天约有1300件华为滤波器在这里下线。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应急通信设备、智能锁、通信设备压铸等,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20亩,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
近两年,我市瞄准京津冀、厦漳泉、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市县联动策划举办多场产业招商专题推介活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精准招商,并通过展会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有序转移,拉长产业发展链条,促进产业集聚。10月25日,梅县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创芯人科技有限公司、中非信银(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拟投资的智能智造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华南示范中心)项目选址在梅县区南口镇,预计总投资近40亿元,采取分期合作建设。其中首期项目拟投资1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
发挥资源禀赋 做强“农文旅”产业
走进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令人惊叹的一整片番茄“森林”:栽培架成排林立,以椰糠土为基质,番茄藤盘旋而上,绿叶间悬挂着一串串小番茄。除了番茄,还有嫩绿的小青瓜,诱人的彩椒……工作人员穿梭在一株株作物间,修剪枝叶,查看果蔬的生长情况。据了解,该基地占地324.3亩,总投资约4.6亿元,于去年12月正式动工建设,今年6月投产运营。项目采用华发现代农业首创G-Lab系统平台,实现农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致力于打造“百千万工程”现代农业发展样板,预计年产值逾7000万元。
华发(梅州)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以主粮工业化种植为重点,是全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95%、全环境要素智能控制的“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高讯 摄)
产业振兴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梅州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持续发挥资源禀赋,精准画像培育“四上”企业,塑造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四上”企业净增449家。
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兴宁市叶塘镇,利用当地优质温泉水烫制的爽口漉菜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特产。在叶塘镇汤湖村的漉菜生产车间里,一棵棵芥菜经清洗、修整、烫漂、晾晒、深加工,变成一袋袋漉菜干或者一瓶瓶罐装的酱菜,从这里销往各地。“经过深加工之后,我们把芥菜的价值提高了10多倍。”广州工商学院副教授、兴宁市“产业村长”陈伟介绍道,酱菜产品虽然刚投入市场不久,但每天产量达4000多瓶仍供不应求。随着温泉漉菜产业越做越大,叶塘镇也积极谋划着扩大芥菜的种植面积。“我们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利用秋收后至春耕前这段时间,种植一至两造芥菜,实现水稻与芥菜轮作。”众一口食品科技(梅州)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彦雄表示,该公司芥菜种植规模已达50亩以上,并带动了叶塘镇汤湖村、鸭池村、彭陂村等规模化种植芥菜,总面积扩大至700多亩。
兴宁市黄槐圩镇公园周边民居改造为崭新的“灰瓦白墙”,公园配套建设有文化广场、篮球场等,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户外活动场所。(陈思杰 摄)
今年9月底,梅江区长沙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的第一批6.4万条鳜鱼苗顺利投放进入养殖池,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以养殖鳜鱼为核心产业,计划总投资5亿元。“我们负责养殖,京东负责收购,通过订单农业和‘监管+追溯’模式,整合各方资源、打通市场销售链条,促进优势品种的全面数字化升级。”项目工程部负责人温新达介绍说。
“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梅州各地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借力驻镇帮镇扶村,挖掘“土”资源、放大“特”优势、壮大“产”规模,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大坪村、塘心村等村庄,一栋栋客家民居穿上了风格统一的“新衣”,白墙黛瓦客韵十足,与房前屋后环绕的绿树交相辉映,让人眼前一亮。(高讯 摄)
位于大埔县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连续两年吸引逾100万人次参观者,有效带动了当地民宿、餐饮、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产业发展,大埔县三河镇着力建设多个红色研学点,并通过“十里碧道”串联形成红色基因传承环线,做优做响红色教育品牌。
蕉岭县石窟河畔风光秀美,长潭水库四季风景如画,不断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休闲放松,孕育了如梅州醉美书院精品民宿、佰家庄、培鸿乡墅等新业态旅游民宿企业,既丰富了乡村游的产品供给,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如今,醉美书院是当地“四上”企业培育对象,被纳入蕉岭县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全面宣传推广,每逢节假日都能接到诸多来自深圳、广州、湛江以及潮汕地区的游客订单。
15场中超主场赛事累计吸引近20万名球迷到场,香港明星足球队友谊赛(梅州五华站)让五华赚足关注……今年以来,五华足球赛事“出圈”声势浩大,到“足球之乡”梅州五华看球、踢球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五华惠堂体育场周边的餐饮名店、住宿酒店生意同样火爆。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五华接待游客66.35万人次,同比增长33.15%;旅游总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49.53%;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2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破除“等靠要” 重点项目“加速跑”
在蕉岭广州小镇项目建设现场,19栋住宅楼外墙脚手架正陆续开始拆除,一座具有客家韵味的现代化小镇已初具雏形。市政道路人行道铺砖、市政管道铺设、室内精装修……工人们正在各个工地紧张忙碌着,整个工地秩序井然,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再提速。“小镇已进入机电安装和装修阶段,我们项目部1800名工人正加班加点赶工,现在正进行外墙脚手架拆除、室内精装修、机电安装和市政管道铺设。”蕉岭广州小镇现场协调组副组长苏盛武介绍说。
在蕉岭广州小镇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具有客家韵味的现代化小镇初具雏形。(丘林强 摄)
受“6·16”特大暴雨影响,梅州市梅县区、蕉岭县、平远县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引发了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等灾情险情,造成了重大损失。秉承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意识,梅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加速推进灾后重建工作。三地组织镇村干部,深入了解全区(县)受灾全倒户、严损户的核查认定以及这次受威胁应搬迁户情况,在灾害恢复重建基础上,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援建小镇。
蕉岭县围绕“百千万工程”,坚持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把闲置的白马小学改建为以米酒和山歌为核心的白马学苑产学研基地,描绘出一幅歌酒田园新图景。(高讯 摄)
从蓝图到实景,仅仅2个月左右,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灾害援建小镇安居工程(一期)项目住宅楼栋便陆续封顶。如今,梅县深圳小镇、平远深圳小镇、蕉岭广州小镇、蕉岭广福广州小镇安居工程建设均已进入装修阶段,正紧张开展外立面施工、室内装饰装修、市政配套及园林景观等作业,确保“6·16”特大暴雨受灾安置户2025年春节前入住新居。
平远县石正镇农房风貌提升,街道整洁通畅。(石正镇提供)
与此同时,梅州还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防灾减灾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引导受地灾威胁的群众入镇进城,并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推动生产与居住分离,实现“能避险、有房住、有田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梅州市持续紧盯主要指标抓推进、紧盯时间节点强攻坚、紧盯重点项目提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汕梅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至今年10月底,该项目完成总体投资约50%,其中桥梁工程完成86%、路基工程完成87%、隧道工程完成96%,计划今年底完成全线第一次交通导改。省道242线梅县区梅西至程江公路工程(西部旅游快线)是梅州市首条采用旅游公路标准建设的快速道路,截至目前总体进度完成约85%,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省道223线松源至雁洋段(出省通道)改建工程(简称“东部快线”)是迄今为止梅州市省道建设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分七个标段实施,至目前已建成三个标段约20公里……
植绿护绿享绿 全民参与写好“绿文章”
在清凉山郊野公园入口高架桥下的空地,“文化林”“人大代表林”齐齐排开;在泮坑村的村心公园,“先锋林”“乡贤林”“结对共建林”相映成趣……作为广东唯一的市级郊野公园,规划面积56.76平方公里的清凉山郊野公园,是梅州中心城区的“绿色宝库”。得益于深入开展绿美梅州生态建设,梅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植绿护绿,为清凉山郊野公园持续“添绿”。据悉,公园原有林地76045亩,阔叶林、杉木林等植被类型多样,绿量大、绿质优。梅江区在原有生态底色上,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分步优化低质低效林区24亩,抚育提升林区2247亩,连片打造功能多样的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
清凉山郊野公园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梅江区“三镇六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动能”。(连志城 摄)
围绕着共享绿美山林,达到“林中有人家、家园处处美”的效果,清凉山全力发展农文旅生态产业,铺就和美乡村致富路。在郊野公园边上的清凉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村,泮坑村发展草莓、莲藕、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年营收超百万元。依托清凉山郊野公园开发建设带来的人流,周边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型生态旅游,吸引了世代客家、自在小院等37家优质餐饮民宿企业进驻。
清凉山郊野公园是梅州绿美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在2023年深入实施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的基础上,今年梅州将县镇村绿化工作作为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四旁”“五边”等县镇村绿化重点区域植绿护绿工作,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为加快提升森林品质,我市坚持科学造林,发力打造集中连片乡土阔叶混交林,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有序开展“牛肝地”等困难立地生态修复,利用国家储备林“以短养长”模式种植乡土阔叶树种。截至今年11月,全市累计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1万亩,林分优化完成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2.9万亩、完成新造林抚育17.8万亩;2024年国储林新增收储集体林地1万亩。全市县镇村共种植绿化苗木200万株,建设主题林2335个。
与此同时,梅州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护牢绿美家园。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开展巡林调研10万余次,完成4500余株古树挂牌和签订管护协议工作。截至今年11月初,全市森林火灾宗数同比下降42.9%、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同比下降94.5%。(晓娟 嘉瑶 乔颖 莹娜 国栋 王锐 赖锋 思杰 丽伶 江婵)
奋力交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答卷
●本报评论员 钟伟光
作为一场全省统一的“开卷考试”,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一套必答题,而不是选答题。近年来,梅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紧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突破口,聚焦发展第一要务,把“百千万工程”当成一个历史机遇、一件头等大事、一套集成式改革、一项全社会行动,加力提速兴产业、优环境、抓改革、强服务工作,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底色更为亮丽。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要精准对标,破难攻坚,追求卓越,奋力交出一份高质量的梅州答卷。
交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答卷要善审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对梅州有特殊重要意义。使命如磐,重任在肩。实施“百千万工程”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卷考试”,标准要求就摆在那儿,要交出“高质量答卷”,必须认真读题审题,逐项逐条研究,确保“审题”全面,吃透要求,对“考试内容”了然于心,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交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答卷要勇破题。实施“百千万工程”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全市各地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2023年我市获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良好”等次,梅县区、蕉岭县获“优秀”等次,一批典型镇、典型村被省评价为“好”的等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扬。今年以来,我市许多地方通过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开展专项行动,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县域实力,推进环境优化提升城乡魅力,推进功能完善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动力,推进全民参与提升干事合力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以点带面、整域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寻找发展突破口,努力开拓创新,在“开卷考试”中完成好“自选动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难点问题,强化统筹协调,用精准对标、精细管理、精致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以“工匠精神”狠抓工作落实。
交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答卷要巧答题。打好改革组合拳,统筹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兴起“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切实打赢打好重点区域建设攻坚战,充分激发释放县镇村发展的活力动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锚定目标、突出重点,以典型镇、典型村、省际交界处、示范路段等为重点,在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的同时,聚焦镇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绿美生态建设集中攻坚,集中资源力量打造若干条示范路段,努力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管控必答题、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绿化美化基础题,让梅州成为展示广东“百千万工程”重要成果的窗口。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考场上,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答卷人”。我们要目标再聚焦、工作再发力、动力再提升,以铆足“策马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干”字当头、“实”字托底,努力实现年度考核排位前移、力争优秀的目标,打造城乡协调、治理科学、百姓幸福、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的新梅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决战决胜“百千万工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梅州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