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莫让短视频心理分析“贩卖焦虑”

■ 宋波

“你以为的拖延,其实是回避型人格”“你以为的社恐,其实是社交焦虑障碍”……近日,各类以“你以为正常,其实是×××的行为”为标题的心理分析短视频“走红”短视频平台,这些视频通过总结某种人格或心理问题的特征,在线为网友“诊断”人格。对此,不少网友评论:“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

这看似轻松调侃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不可否认,心理科普意义重大。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亟待提升。短视频平台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心理科普的有效渠道。然而,目前泛滥的心理分析短视频,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解读、标签化、贩卖焦虑。

这些视频往往将复杂的人格和心理问题简单化、碎片化,用几个特征就给用户“贴标签”,仿佛人人都有“病”。殊不知,心理诊断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评估,绝非几分钟的视频就能断定。这种“快餐式”的心理分析,不仅缺乏科学依据,更可能误导大众,加剧用户的焦虑情绪,甚至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

试想,一个原本只是有些内向的人,看了“社恐”的视频后,将所有社交不适都归咎于“社交焦虑障碍”,会不会更加抗拒社交,最终真的发展成“社恐”?这种“自我诊断”带来的心理暗示,如同无形的枷锁,将人们禁锢在负面情绪中,甚至可能将原本轻微的心理困扰放大成难以逾越的障碍。这种“病急乱投医”式的自我诊断,无疑是饮鸩止渴,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视频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刻意夸大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渲染焦虑氛围。例如,将正常的紧张情绪描述成“焦虑症”,将偶尔的拖延说成“回避型人格”,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配乐吸引用户点击。这种“贩卖焦虑”的行为,不仅是对心理健康的歪曲,更是对用户的不负责任。

心理科普,需要的是科学严谨的态度,而非哗众取宠的噱头。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心理分析内容的审核和监管,避免误导性信息传播。同时,也要鼓励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从业者利用平台进行科普,用专业知识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心病还需心医治”,心理问题不能“自诊自治”。与其在短视频里寻找“病症”,不如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宋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