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 摄)
□张谨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经常可以听到小学生念诵汉字拆字口诀的读书声,有些文盲也会跟着小孩念诵起来。这些人念诵口诀时摇头晃脑的怪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口诀,使人读起来顺口、易记,很受初学识字者的欢迎。本文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拆字口诀帮助识字的意义。
相:双木不成林。
庙:一点一横杠,一撇下潮阳。繁体字的庙由“广朝”两字组成。“潮”,“朝”字的谐音字。朝,又念“十字对十字,日头对月光”。
朱、周:朱,撇未朱;周,框吉周。
张、章:弓长张;立早章。
淼、鲜、磊、轰:淼,三水为淼;鲜,三鱼为鲜(鲜字的异体字,由三个繁体的“鱼”字组成);三石为磊;三车为轰(繁体字轰,由三个繁体的“车”字组成)。
行乐饮酒:俗以四句话为四个字的拆字,合成一首俗诗。第一句:彳(chì)亍(chù)彳亍是懒尸(彳、亍两个字合起来是“行”字。俗语中的彳彳亍亍,形容走路时没精打采,是人懒尸的表现)。第二句:白鹤衔丝木上企(繁体字的“乐”由“白”“丝”“木”三个字组成)。第三句:食欠杜康冇胃口(食、欠两个字合起来是“饮”字。“饮”字中有“欠”字;杜康,泛指酒。“食欠杜康”,指吃饭时没有酒喝)。第四句:三友小酌正酉时(俗称酒为“三友里”。三,三点水;友,谐音酉。“三”“酉”两个字合成酒字)。四句俗诗合起来就是“行乐饮酒”。
(菱歌 摄)
翣:客家另有一个与翣字同音同义的自造字。先说翣的读音和意义。《石窟一征》:“卓(桌)垫谓之卓(桌)翣。按《尧山堂外纪》:太祖尝微行入酒坊,遇一监生,与之对席,帝因举翣几小木,命生赋诗,应曰:‘寸木元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时若得台端用,要向人间治不平。’帝喜。翌日,召生,命为按察司。翣字,作垫字用,见此。” 翣(shà),小扇。在《石窟一征》中,翣读“西压切”,义同垫。桌垫,垫在桌脚底下,使桌面平衡的小木块。客家人自造了一个与翣字同音同义的方言字(如上图)。分解这个方言字的口诀是:一点一横杠,二字口来装(言),两边纽丝子(“言”字左右两边一边一个“糸(mì)”字)。中间马占房(即繁体的“马”字)。左也长、右也长(“马”字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繁体的“长”字),一必到龙王(“一”字和“必”字)。这个方言字共51画,上、中、下结构,由一个“言”、两个“糸”、一个“马”、两个“长”、一个“一”、一个“必”八个单字组成。这八个单字中最有象征意义是“一”字,它表示桌垫的形状。没有这个“一”字,桌垫的意义就失去了。
使用拆字法识字不是客家人的首创,而是客家人对传统中的使用拆字法识字的继承。如下两个例子,说明使用拆字法识字很早就出现了。
例一,《三国演义》第九回:“卓进军帐府,吕布入贺。卓曰:‘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军马。’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三国演义》注:“‘千里草,乃‘董’字,‘十日卜’,乃‘卓’字,‘不生’者,言死也。”
例二,《世说新语·捷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提‘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致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杨修是用拆字法将魏武(曹操)写的“合”字拆成“人”“一”“口”三个字,解释为“每人吃一口”。《世说新语》把曹操与一杯奶酪的故事编进《捷悟》篇,是为了表现杨修这个人对突如其来的事情反应敏捷、悟性过人。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拆字法对于识字者具有开悟启智的功效。
需要说明的是,拆字法本是一种文字游戏,尤其对拆字过程中出现的笔顺或者对拆出来的一个字,不要过于认真,看得懂能理解就行。下面举出两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拆“凤”字。《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府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繁体)’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忻。故作‘凤’字,凡鸟也。”“凤”字的繁体字拆开来就是“凡”“鸟”两字。吕安写“凤”字就是讽刺嵇康的兄长嵇喜是个庸才(“凡鸟”)。按《康熙字典》里的“凤”字的繁体字拆开来是“几”“一”“鸟”三个字。
例二,拆“青”“鹅”两字。据《会稽录》记载,唐朝的宰相裴炎与徐敬业密谋起兵反武则天,由裴炎作内应。裴炎在密信中约定参与军事行动的日期,只写“青”“鹅”两字。有人向武则天告发,朝臣不知“青”“鹅”是什么意思。武则天说:“青,十二月。鹅者,我自与也。”意思是,你们在十二月采取军事行动,我会亲自参与。武则天把“青”“鹅”两字作为罪证,把裴炎杀了。武则天把“青”字拆为“十”“二”“月”三个字,把“鹅”拆成“我”“自”“与”三个字,形似而已,从笔顺上无法解释。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