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语文对生活又具有反作用,语文不断地服务生活、改造生活、推动着生活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方法与整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巩固。
一、创设情境,在生活中观察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分析教材、善于挖掘并使用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出这一生活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融入知行合一的思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融入语文学习中。如《燕子妈妈笑了》一课,除了引导学生发现冬瓜和茄子在大小、颜色、表皮方面的差别之外,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我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冬瓜和茄子拿出来,动手切开,看一看里面的构造,动手摸一摸它们的表皮,动口尝一尝它们的不同味道……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的小手也纷纷举了起来。有的同学说:“冬瓜的籽是大的,茄子的籽是小的。”有的同学说:“它们的吃法不同,味道也不一样。”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
作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组织、创设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识字环节时,我让小月介绍自己所学习到的字,小月同学张口就来,说出了很多汉字,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他们纷纷表达了同样的疑惑:小月同学咋那么厉害?我顺势将同学们的质疑精神发挥出来,接下来就让同学们讨论这一问题,并且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超过小月同学?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决定由5 个人组成一个小队,到教室、学校观看课表、校训、标语、布告、黑板报等,到家里、街上、公园、超市和社区等地方观看街路名、店铺名、商品广告、信息栏、公告栏、报刊、广播、电视、动植物名称等,将看到的生字抄写下来,回到学校进行学习,各小组展开一次评比,看哪一组学到的生字最多,从而改善了学习效果。
三、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中的字词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文,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等的亲身实践,懂得语文就是对生活的描写,个人的生活体验也要通过语文来描述,从中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魅力。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这篇课文时,恰逢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我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乐趣,让同学们留心观察,把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描述出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感受春天是有色彩、有声音、有形体的、生动、形象的,从而领悟了课文的内涵。
(大埔县大埔小学 何静佳)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