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领、社会力量的助推、学校及家长观念的转变,青少年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暑假期间,我市科技教育活动热度不断攀升,许多科技文化场馆多元化、多渠道地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技教育活动阵地,推出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公益活动,为青少年带来独特的科技体验,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老师通过示范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赖运香 摄)
实践求知 绽放科技魅力
“科技教育只能是‘被动’进行吗?”“不,科技教育可以既主动又生动。”如今,面对以往的刻板印象,不少家长的观念在慢慢转变。
8月5日至9日,2024年梅县区图书馆暑期公益课堂——“声音的奇妙之旅”活动在梅县区图书馆火热开展。通过声控灯、声控小车、听得见的声音、音乐听筒灯、简易录音机等科技小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声音的奥秘,也在心里播下“小小科技梦”的种子。
“我的梦想就是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五年级学生刘丰宁兴奋地分享着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第一次真实感受到原来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跟温度有关,真是太神奇了!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我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等开学后我要把暑期完成的科技作品带去学校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以后我也想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不仅我自己很喜欢,爸爸妈妈也很支持我。”
近年来,科技公益课堂活动已成为梅县区科学馆、梅县区图书馆等科技文化场馆的常态化品牌活动,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一件件科技作品,是不少孩子最初的“科学启蒙”,也点亮了青少年的“科技梦”。
“在活动中,我们更多是引导孩子进行动手实践,去启发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让科技教育易于亲近、乐于接受。”哆梦创客科普讲师李聪会介绍,暑假前就有很多家长提前咨询和关注科技公益课堂方面的信息,活动一经推出后,不到十分钟名额就被抢完。“科学技术的领域非常广泛,每一年的活动我们都会设定不同的主题,去年我们围绕天文学,今年围绕声音探索,系列课程都会针对主题开展,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李聪会说。
亲子游园会上,爱创发明为家长孩子准备机器人表演颇受欢迎,为孩子们种下科技的种子。(黄宝珠 摄)
搭建平台 纳入成长规划
如今,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科技含量都在提高,这让科技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更多可观、可触、可感的现实场景,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各类科技创新赛事就是其中精彩而生动的缩影。7月26日,第二十四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清远举行,省赛设立了智慧城市、机器人绘画等六个赛项,赛事类别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我市通过比赛选拔了26名优秀学子组成梅州市代表队参赛。“这次竞赛为我市参赛选手提供了成果展示和竞技交流的好机会,也进一步让他们拓宽视野,‘沉浸式’感受到科技探索的魅力和浓厚氛围。”李聪会说。
而不少家长也希望在数字化时代通过科技教育,着重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与素养,让孩子能够建立跨领域的知识体系,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实践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参加科技教育活动回家后,会很兴奋地跟我们分享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比如会给我们展示他做的小模型,或者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些科学原理,还会拉着我们一起做一些小实验,明显感受到孩子不仅对科技的兴趣提高了,还对很多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亲子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质量。”家长翁瑞晞告诉记者,通过孩子的一系列变化,也让她更加重视科技教育,明白了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家长梁女士表示,针对孩子的科技教育培养,她已经将其纳入了成长规划。“接下来,准备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接触一些系统的科技教育活动,带他多多参观科技场馆和展览活动,不断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同时,引导孩子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在家里给他创造一些条件,让他能够自由地进行小发明和小创造。”
本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