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梅州市中小学生陆续迎来自己的寒假生活。相比孩子们的喜悦,部分家长也免不了感到焦虑和困惑,“神兽出笼”要怎么安置?如何给孩子做好规划,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关教育界人士。
孩子在寒假期间上体能课,增强体质。(黄宝珠 摄)
调整心态促成长
“不能让孩子闲着,闲着就玩疯了,开学了心收不回来怎么办?而且下学期回去就要体育中考了,得抓住寒假机会提高孩子运动水平。”张女士的女儿是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初三级学生,孩子上初三以来,张女士觉得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寒假,张女士不仅给女儿报了培训机构的体能冬训班,还找了数学、英语等网课给孩子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张女士有着同样担心的家长不在少数,特别是部分高年级学生家长,习惯了在试卷和培训班中寻找“安全感”难免焦虑。对此,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学业的成长,关键在于提高平时课堂听讲的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思考、有效学习的能力。广大家长朋友应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跟风,自觉抵制学科类违规培训活动。寒假是广大学生调整身心、开阔视野、提升素养的佳期。如需参加校外非学科培训,应以促进孩子素质提升为出发点,选择孩子真正喜欢、感兴趣的项目和内容。
该负责人建议,家长们应审慎选择培训机构。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如要参加校外培训要选择正规培训机构,认真查看其是否持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等证照。不要参加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个人工作室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或者是各种“一对一”“一对多”“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研学”“家教”“衔接班”“活动营”等隐形变异的学科类违规培训。树立正确教育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大环境,让孩子从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张弛有度重实践
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到新华书店看书。(林翔 摄)
寒假期间,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学习。(吴海清 摄)
相比高年级家长的焦虑,低年级的家长尚算“轻松”。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图书馆和公园、科技馆等场地,发现有不少家长带着低年级孩子或阅读学习,或运动锻炼,或参观展览。“上午我就带孩子到公园学轮滑,下午就跟她一起到图书馆看书,每天过得还算充实。”家长赖春雪说。
孩子在家完成学校布置的手工作业。(简洁 摄)
梅江区鸿都小学副校长黄文丽认为,寒假是休息的时间,也是开阔视野、提升锻炼的时间,张弛有度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她建议,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先制定一份寒假作息时间表,将孩子的学习生活、休闲娱乐、运动锻炼、劳动自理等安排在时间表中。
“首先,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寒假作业,并引导孩子多读好书,安排每天一小时以上的大阅读时间,多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其次,家长要让孩子每天进行户外运动,跳绳、踢球、跑步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趁着假期,家长还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一些适合孩子锻炼的家务,学习自主生活的技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孩子若有书法、舞蹈、绘画等兴趣爱好,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黄文丽说,春节临近,家长带着孩子参与春节客家习俗的实践,如贴对联、挂灯笼等,也是寒假生活的一个不错选择。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寒假生活该如何规划,五华县高级中学校长冯明朗建议,高年级学生可多参与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并有意识地培养好习惯 。“像高中学生,可鼓励他们到社区和农村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主题开展社会调研,尝试撰写调研报告,或者以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为载体呈现调研中的新发现。初中生则可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做客家美食,向外地人推介客家名人故事、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冯明朗说,寒假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宝贵时间,家长不妨鼓励孩子从这个寒假开始养成每日阅读、关注时事新闻、运动等习惯,增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让假期变得更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吴海清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