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就是学生在对语文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元素(即语文教材中包括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以及学习习惯)。阅读策略和读书习惯是语文要素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阅读策略和读书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一、阅读策略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落实
首先,做好问题的设计与规划。教材在对单元进行设计时,都会存在一条贯穿始终的发展主线,这就是阅读策略。在对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也要考虑到单元格板块之间的联系,建立有层次的、进阶式的问题链,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发展。例如,在对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考虑到文章情节的发展,小蝌蚪都通过谁询问妈妈的下落?收到的回答都有哪些意义?连续相关的、有层次的问题设计能够带动学生不断思考,使课文教学更加高效省时,同时也体现出了文章的每一部分与整篇文章的整体性。此外,要加强问题导向,处理好阅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阅读目标的设定不仅指引着课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影响着对阅读计划、挑选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制定。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的阅读目标都会体现在课文导读当中。加强导读的导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形成有引导作用。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关于课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文朗读和思考的这种浅层阶段,这样就会造成知识技能学习的僵化,必须要将收获的阅读策略应用起来,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论证,使课文学习成为一种可以被应用的艺术。
教师在课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基于阅读学习兴趣和需求的阅读策略的范例引导,在课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示范。加强认知势能的分解和联系。教师在课文教学时,按照学生智力活动的发展阶段,将阅读策略教学划分为定向认知、理解文本、言语训练和联系迁移几个阶段。在定向认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作出合适的讲解,并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发现和记忆知识。在理解文本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文章情节的结构,将故事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设计,让学生边读边预测,边预测边猜想,然后再总结方法,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加强了巩固。言语训练其实是将外部活动转化为内化的智力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实现能力迁移。而迁移训练就是将内化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在另一个环境正对策略和技巧进行巩固和验证。
二、读书习惯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的落实
第一,注重扩展阅读,学而善思。统编教材在课文的编排和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生活哲理。如二年级教材中的《曹冲称象》《夸父逐日》,这些文章看似内容简单,但蕴含着深刻道理。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也去阅读一些这样的故事性文章,将勤学善思、坚持不懈的精神传递给学生。
第二,注重家校协同,陪伴阅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识字数量有限,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阅读,建议家长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陪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实现学生知识情感的双收益。
第三,注重鼓励引导,持之以恒。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短短一时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不断坚持,因此,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建立钉钉群打卡,相互督促;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坚持阅读的学生也应该多加鼓励,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外部刺激。
作者:罗志莉(大埔县枫朗镇中心小学)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