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东汉剧是我国南方地区优秀传统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三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优秀汉剧人接力,不断吸纳优秀文化元素,创排了众多优秀剧目,推动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
为落实中共梅州市委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实施“361工程”,更好展现广东汉剧魅力,推动广东汉剧“古韵新生”,《梅州日报》文娱栏目开设“广东汉剧知多少”专栏,系列讲解广东汉剧的历史沿革、文化特征、代表剧目等的相关知识,敬请垂注。
广东汉剧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优秀皮黄剧种,数百年来传承和保留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表演艺术,具有古朴、大方、儒雅的舞台风格。历代艺术家通过长期的演出实践,不断吸纳和融合当地文艺表演元素和音乐舞蹈,滋养和提升不少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广东汉剧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和积累,推陈出新,在清朝末年以来形成规范,舞台艺术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公、婆、净(红净、乌净)七大行当。各行当的表演,既有共同的基本表演形式(如跳台、走边、匀手、拉山膀、上下轿、上下马、上下楼、上下殿等),也有各行当独待的唱、做、念、打、舞的表演技术规范。
生行(包括文生、武生、文武生、娃娃生等)的表演特点是:男声假噪,开膀拉山平肩、出手齐胸,举止稳重,文雅潇洒,仪态端庄大方。文生风流倜傥,要求“行如秋风落叶,站如玉树婷婷”。注重翎、扇、水袖功:武生举手投足讲究暗劲力度,重把子功,表演动作干净利索,节奏性强。
旦行(包括正旦、青衣、花旦、彩旦、武旦等)的表演特点是:女声假嗓,开膀拉山对脐上。表演时,要求正旦、青衣“行不露足,踱不过寸,笑不露齿,手不上胸”以及“步不过踭,走路如风”;要求花旦“动如燕,轻巧利落;行如风,矫健敏捷”。旦行以水袖、身段工见长。
丑行(包括官袍丑、方巾丑、短衣丑、童子丑、女丑等)的表演艺术特点是:男声原嗓,开膀拉山胸脐间,单指出手,动作较夸张,常走矮步或单腿移步,出手小,脸部眉、眼、鼻、口、舌与身部的肩、手、指、腰、腿要紧密、生动地配合,滑稽诙谐,讲究以少量动作收强烈的艺术效果。要求“功底过硬一身轻,踩步动作稳如钉,起步技巧似无边,翻腾飞跃无响声”。丑行演员必须学会《偷油》、《偷鸡》、《洛阳失印》和《活捉三郎》四大主戏,有“二偷活洛练五冬,偷油活捉最见功”之说。
公行(包括乌须、白须、参白须和武老生等)的表演特点是:男声原嗓,开肩拉山平肩,出手齐胸,步法以稳重的“八字步”为基础,仪态庄重大方。白须老生的动作较为缓慢,重须、发之功。
婆行(包括贫婆、贵婆等)的表演特点是:女声原嗓,开膀拉山高不过肩,低不下脐,以蹭步、躬腰、微屈双膝,挺腰折腰等为基本功,步法是走小八字步(也称“脚跟步”)以脚跟顶力,走于一条线上,半步半步地向前移动。贫婆情态一般表现为强头抖脚艰难多”贵婆则表现为八字步伐富贵婆。
乌净行(包括正净、架子花脸和三手净等)的表演特点是:炸音发声,雄威粗放,开拉山过头,张鹰爪指,胸膀较开,步幅较大。步法有与其它行当不同的交叉步、磋步、碎步、弓箭步等。表演要求“举手投足干斤重,开膀过头显英雄,步限稳使暗劲,亚赛金刚搬不动:净行表演多用于大动作,开扇过头或平肩,重功架。演杨五郎一角有一百零八套特有的罗汉功架造型。
红净行(包括头、二手红净及武红净等)的表演特点是:以原噪与假噪结合发声(所谓七分原喉三分子喉”),唱腔有独特的风格、韵味和鲜明的艺术个性。要求表演风度有如龙行虎步,器宇轩昂。其他表演技艺的要求,大致与乌净行相同。
相关阅读:
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编辑: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