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中发光 在热土上收获!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干部与乡村振兴的两年篇章

自2021年7月进驻以来,广州对口帮扶梅州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已经在梅州度过了2个春秋。两年里,他们与镇村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晒黑了,也熬出了一些白头发,全力推动当地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效,收获了人们满满的敬意和赞赏。本报记者采访了广梅指挥部领导和6位驻镇干部,记录他们在基层中发光、在热土上收获的体会,回顾来时路、聚力再起航。

梅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第四轮)指挥长张文杰(左二):

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薪火传承的事业。自2013年省委省政府明确由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梅州以来,广州先后选派四轮帮扶干部奔赴梅州,按照“梅州所需、广州所能”倾力相助,用心用情用功践行着助力苏区老区振兴发展的使命担当。十年磨一剑。如今,以广梅产业园为主阵地的“1+8”产业共建园快速发展,272条省定相对贫困村稳定脱贫,30个乡村振兴帮扶镇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广梅两地共谱“山海情”、聚力促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近期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梅调研和穗梅党政联席会议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对口帮扶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事业、以“成功必定有我”的担当抓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紧紧抓住产业共建主阵地,全力做强做大广梅产业园,力争三年实现产值倍增;二是紧紧抓住产业转移主平台,努力提升主平台统筹运营能力,协同“1+8”园区联动发展;三是紧紧抓住乡村振兴主战场,强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走深走实。同时,严管厚爱,以上率下带好队伍、真心关爱领好队伍,打造一支斗志高昂、工作务实、作风优良的帮扶协作主力军。

我们相信,在穗梅两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帮扶干部的担当作为下,广州对口帮扶梅州事业一定会更进一步、更上一层,在梅州这片1.6万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绽放绚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不断提升梅州苏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梅州指挥部副指挥长、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满山(前):

过去两年,是敢想敢干、会想会干的两年。

我们充分发挥广州帮扶优势,有效带动当地履行主体责任,全面激发梅州内生动力,探索产业赋能模式,创新整治撂荒方法,强化园区联动效应,推动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并探索出“政府主导+民企推进+平台销售”“政府搭台+国企赋能+产业融合”“规划引领+品牌打造+市场运作”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开了帮扶新思路,为梅州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牢牢把握“三年目标瞄准两年干”的工作要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干劲,奋起直追、竞标争先,帮扶梅州全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主要包括:集中资源要素“打粮食”,扎实做好产业增产增效、园区扩容提质、土地整合储备、招商安商暖商等工作;协力推动强县促镇带村,认真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全域旅游,实现红色苏区绿色发展;敢闯“无人区”、敢涉“深水区”,勇于在促进要素流动共享上改革攻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跨区域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上增创优势;不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广州市派驻梅江区西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刘大志(左一):

前段时间十年一遇的洪水给中秋消费帮扶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这几天,我们把农民朋友抢收的柚果、红薯、茶叶等西阳镇农产品运往广州,通过工作队制定的“以销促产”“以购助扶”帮扶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共计销售100多万元,兑现了“你种植,我销售”的承诺。大家的辛勤劳动在这个秋季有所收获,我也很开心。

两年来,村民口中的“队长”“书记”渐渐地变成了“大志”“志哥”,还经常夸我“你又黑了,越来越像农民了”,他们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充满信任和期待。十分有幸,我能够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有信心,继续当好村民的服务员、产品的推销员,用三年时间交上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一份有“厚度”工作答卷。

广州市派驻平远县大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韦维:

在这里,我和队友们的足迹遍布每个角落,看到了太多与城市不一样的风景,曾为勤劳质朴的农民感动,也被缓慢拖沓的节奏着急。但我们深知,这是需要以创新举措、扎实工作共同谋划未来的地方,是我们的另一个故乡、另一个为之奋斗的生存地。

工作上全身心投入,让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我常常心怀愧疚。有时候回到家,会发现她们“突然”长高了,好像一下子变成了大孩子,其实是我缺席太久,之前承诺的合影,过去一年了还没实现。不过,我会经常把自己的工作情况拍照片分享给她们,让孩子们看看乡村的发展变化,看看不同生活环境的同龄人,认识到幸福生活是需要通过勤劳和智慧创造的,这也是我能为孩子们带来的思想财富。

荔湾区派驻梅县区帮镇扶村工作组联络员高广军

2020年12月,我转业到荔湾区昌华街道工作;2021年7月,我服从组织安排到梅县参加乡村振兴。这让刚刚结束十几年两地分居生活的我们再一次分开。岳母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常年需要照顾,妻子一人带两娃,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我愧对家庭。

当时参加乡村振兴完全是出于战士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任务的一份担当。但这两年,我看到越来越多人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返乡建设,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深深鼓舞着我;我还看到了,镇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产业的发展、脱贫不稳定户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我为自己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自豪。所以现在,我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想努力多做一些、多留下一些。

天河区派驻兴宁市坭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巫志浩:

刚到兴宁时,我仿佛回到了刚入职公务员的日子,工作千头万绪、自己干劲满满,与各位队员一道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工作播洒汗水、收获希望。

两年时间里,作为儿子,我为不能在年近九旬的父母面前尽孝而感到自责;作为父亲,我为不能陪伴尚处童年的儿女成长而感到失落;作为丈夫,我为不能分担家务而感到愧疚。同时,作为科室领导,在抗疫工作如火如荼进行时,我未能与同事一起并肩作战,有种彷如逃避战斗的遗憾……但是,当我看到丰收的稻谷、崭新的课桌椅、耸立的厂房以及群众为丰收绽放的笑容时,我知道这是值得的。我将继续恪尽职守,以点滴付出为民族乡村振兴大业添砖加瓦。

海珠区派驻丰顺县潘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兼新联村第一书记潘卫军(左一):

2021年7月进驻后,我将新联村当成自己的又一个故乡,想把它建设得更好、再好一些。我第一时间走村入户、座谈交流、摸清村情,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共同提出“一核二带三产业四能力”的建设蓝图。两年来,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建强支部,立足实际提升产业效益,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万元增加到22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我将帮助新联村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统一生产销售、统一产品质量、统一策划宣传,全力打造新联村农产品品牌,并引导扶持经营能手带头组建联合销售实体,以企业化运作带动实现产业富村。

番禺区派驻五华县转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赖小荷:

牺牲最大的,肯定是缺席了女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刚到五华时,二女儿才4岁,正上幼儿园,之前习惯了我接送。两年来,她经常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放学?”我只能说:“妈妈现在忙,等有空了就会来接你。”这一等,我就让女儿等了两年。如今,她已经读小学一年级,幼儿园、小学的家长会和其他活动,我两年里一次也没有参加。

刚进驻时,我遇到了各种料想不到的场面;不到两个月,我融入到了干部群众之中;现在,我与转水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回顾两年多的生活,有得有失,“失”是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机会大为减少。而“得”就是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帮扶成效,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通讯员:吴一鸣  张森发  邓继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