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误食鱼胆中毒!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ICU紧急抢救

掌上梅州讯 日前,梅州一男子大年初一出现牙痛症状,自行服用两枚“鱼胆”。谁知第二天竟无明显诱因出现黄疸,表现出皮肤黏膜黄染、小便酱油样、大便深黄、伴全身乏力等症状,经当地医院就诊提示“胆红素、转氨酶重度升高”。1月31日转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肝脏内科。接诊医生诊断该男子为急性肝衰竭、重症肝炎、急性呼吸衰竭、溶血性黄疸,评估病情后转入ICU紧急治疗。

经过导泻、护肝、退黄、降酶、降血氨、血液净化、输血等治疗,患者目前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接受进一步治疗中。

在中医古籍记载,鱼胆常被用于外用,与其他药材混合后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事实上,现代医学认为鱼胆胆汁内含有多种毒性成分,如胆酸、牛黄胆酸、氢氰酸。这些成分即使经过加热或泡酒等方式也无法被破坏。误食鱼胆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处理鱼肉时,应小心避免鱼胆破裂。如果鱼胆破裂,胆汁渗入鱼肉中,建议不要食用该鱼。另外,不要相信鱼胆可以治病的说法,避免因误食而中毒。如果误食鱼胆,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催吐,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催吐。2、洗胃,尽快到医院进行洗胃,减少毒素吸收。3、补液和解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使用解毒剂等治疗。4、血液净化,对于严重中毒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

梅州日报记者:江波

编辑:廖文璐(实习)黄炜明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