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茄种出“科技范儿”!“种地能手”古伟民,不愧为产业村长…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种植农作物都离不开土壤。而梅县区产业村长古伟民打造的番茄种植基地,却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创新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番茄,并实现了产量产值翻番。记者日前采访了这位远近闻名的“种地能手”,了解古伟民返乡后是如何利用科技赋能农业种植特色番茄,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走进丙村镇溪联村番茄种植基地,一股独属于番茄的浓郁甜香扑鼻而来,只见碧绿的藤蔓上挂着一串串硕大的果实,仿佛红宝石点缀在绿叶间,村民们其间挑选、采摘鲜红透亮的成熟番茄,再依次分拣、装箱,基地里一派繁忙热闹的丰收景象。“每年9月至次年3月是番茄季,我们种了近20个品种的番茄,这次种植的‘五彩番茄’更是供不应求,成了基地的明星产品。”古伟民介绍道。

区别于传统种植技术,溪联村番茄种植基地装上了“智慧大脑”,不仅让番茄在“无土”的条件下依旧生长结果,还运用大数据对番茄生长过程中的水、光、温、气、肥等生长要素进行智能化管控。“我把土壤换成了椰子壳制成的椰糠,再通过自己设计的微电脑控制系统统一操作就能实现精准浇水施肥,节省人力的同时有效防止了重金属、激素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古伟民告诉记者。

从2017年开始,对农业颇有兴趣的古伟民和他的技术团队先后前往山东寿光协会、华农科研机构、浙江丽水农科院、福建大型农场等地学习并实际操作无土栽培种植技术,于2020年初返乡种植番茄。“无土栽培能让蔬菜种植摆脱水土的制约。”古伟民说,他在丙村镇进行分棚试验种植,不断研发适合本地气候的番茄种植技术,在保证无农残不催熟的前提下通过提升果品和口感,种植出了高品质的特色番茄。

如今,古伟民打造的基地已种植50多亩番茄,亩产量(半年一茬)可达1.5万斤。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古伟民还注重培育技术人才,在团队中选派素养高、能力强的,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无土栽培种植技术,方便以后指导农户,有利于带动大家进行标准化种植。“我是从零开始学的,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摸索,已经基本掌握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现在种番茄都得心应手的。”在基地务工的谢桂玉说。

受聘为梅县区首批“产业村长”,古伟民感觉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重了。“作为东溪村、溪联村的产业村长,我也在积极努力,利用自己的特长让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同时加强联农带农,通过与周边镇村的农户合作,把无土栽培种植技术推广出去,最大程度保障蔬果的收成和农户的收益,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古伟民表示,今后,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越来越多传统农民投身到现代农业产业中,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冯森达 王雅  曾勇 傅思林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