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彩虹桥

小记看梅州

沿江小镇

●蒋嘉萱(大埔县高陂实验学校303班)

美丽的韩江河。 (许妮供图)

我的家乡在大埔县高陂镇,是一座沿江小镇。湛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韩江河上,一眼望去,河水也是蓝色的,时常可以看见天空中飞来一群白鹭,装点着韩江河,也给她增添了更多的生趣,美丽极了!

早晨,天才蒙蒙亮,一片白茫茫的雾挡住了这美丽的朝阳,整条韩江宛若一条白色的丝绸,若隐若现。在薄雾的笼罩下,向远处望去,群山起伏,这不是苏轼笔下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吗?傍晚,橙红色的夕阳斜照在韩江河的水面上,韩江河又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羞红了脸蛋。“半江瑟瑟半江红”不就是这番景象吗?韩江河不同时段的美,都让我陶醉其中!

沿江小镇的道路两旁,栽着许许多多的树木,有桉树、有桃树,还有黄花风铃木、紫荆花……一棵棵大树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绒大伞,春天,各色美丽的花朵,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风采,为小镇带来了希望与活力。

沿江小镇的公园就更具特色啦!因“瓷”而出名的小镇也以“瓷”为特色,公园内,随处可见青花瓷装饰的文化墙和摆设的陶瓷展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陶瓷文化。公园内,还有各类运动器材,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健身环境。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座美丽的沿江小镇! 

(指导老师:许妮)

小记者大视野

我的绿宠——绣球花

●邹卓嘉(梅江区鸿都小学501班)

春天,在我家的阳台上,每当早晨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那一朵朵花便争奇斗艳。然而,在月季花、玫瑰石斛花、蓝雪花中,有一簇花儿默默无闻地吸吮着每一滴雨露,等待着一枝独秀的那天,它就是绣球花。

绣球花,顾名思义就是花朵长得像“绣球”,那一片片花瓣严丝合缝,显得那么团结友爱,像个漂亮的绣球。我家种的品种是“无尽夏”,它那肥大的绿叶,是炎炎夏日的好去处,给飞来的蜜蜂一片阴凉,而它那娇艳欲滴的花瓣却义无反顾地顶着似火的六月骄阳,高昂着头,骄傲地绽放着,旁边的月季花被晒枯了叶子,玫瑰石斛花也低垂着头,蓝雪花也往它那肥大的绿叶下“钻”。“无尽夏”却望着这些被烈日“欺负”的花,它忍不住大笑起来,好像在说:“你们,就这么容易被打倒吗?”

夏日里,绣球花最喜欢水,简直可以说是大水桶,每天都要给它多浇水,没了水的它便会枝叶耷拉,花瓣枯卷,有了水的滋润,她便挺直腰板,意气风发。若是一到冬天,它就进入休眠,几乎停止生长,我们就给它剃个“大光头”,只剩下几根枝杆孤零零在那,显得异常冷清,被挤到了最不起眼的阳台角落。

绣球花就像一个生命的轮回,跟随四季更迭,花开花谢……如同它的花语:希望。它让我们在春秋流转中看到美好,学会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一枝独秀”。 

(指导老师:石巧玲)

点评:小作者细腻地描绘了绣球花的生长过程与特性,通过与其他花卉的对比,突出了绣球花的坚韧与美丽。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寓意深刻,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希望的向往!

沉默的父爱

●罗晓娴(兴宁市第一小学512班)

妈妈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相比之下,爸爸似乎并不怎么爱我,吃饭时他不会给我夹菜,天冷时他不会问我衣服够不够暖,他还很少主动干家务。

一天,妈妈把一串钥匙递给我,对我说:“晓晓,爸爸忘带钥匙了,你把钥匙送给他。”我接过钥匙跑出了家门,来到一家饭馆的厨房——爸爸工作的地方。

那里空间非常小,只有巴掌那么大,令人感到压抑。爸爸身穿厨师服,脸上戴着一个大口罩,正在专心致志地炒着菜,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爸爸左手握着锅柄,右手拿着锅铲,大幅度地翻炒着菜,显得很卖力。

燃气被开到最旺,火焰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正在快乐地舞蹈。正值酷暑炎夏,燃气和爸爸身体所散发出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虽然开了抽油烟机,但浓烈的油烟味还是呛得我直咳嗽。

爸爸的厨师服已经被汗水打湿,却仍然卖力地炒着菜。抽油烟机发出的噪声吵得我心烦意乱。“爸爸!”我大声地叫着。爸爸转过身来,他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爸爸接过我送来的钥匙,摘下口罩对我微微一笑,眼角的鱼尾纹便露了出来。“油烟对小孩子身体不好,你快点离开这里。”说完,爸爸立刻戴上口罩开始炒菜,又陷入了机械忙碌的状态……

我鼻子酸酸的,眼睛蒙上了一层薄雾,身体微微地颤动着。我忽然觉得自己是那么自以为是,忽视了爸爸的付出。我好想对爸爸说:以前我以为您不爱我,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是我不懂您,不懂您爱得深沉。您每天努力地工作,您就是我和天使妈妈背后的英雄!

升腾着的烟雾恍惚间与爸爸单薄的背影融为一体,若隐若现。不知何时,一滴感动的清泪划过面颊,在地上晕开一片真情。

 (指导老师:李娴)

点评:小作者通过一次送钥匙的经历,揭示了父亲深沉的爱。通过父亲炒菜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辛勤付出的父亲形象,情感真挚动人。结尾处的感悟升华了主题,展现了小作者的成长与理解,值得赞扬!

览三国风云 明理长智慧

——读《三国演义》有感

●温懋(梅州市实验小学501班)

每当耳畔响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这首催人泪下的歌总是让我记起一部历久不衰、永垂不朽的名著——《三国演义》。

翻开书页,那一行行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字将我带到了一个个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故事里。这部名著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为终结的军事、政治斗争。

《三国演义》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书中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当看到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时,我悲痛于孔明痛失一名爱将;当看到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我哀叹一个英雄豪杰的没落;当看到诸葛亮三气周瑜之时,我欣喜“坏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点点滴滴的收获汇聚于心,正如普希金所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三国演义》让我在广袤无际的世界里,找到了心灵真正的栖息地,丰满了我的情感,让我真正走进书中与人物对话,与人物共命运,为他们的喜而喜,为他们的悲而悲。

你看,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让我领略了刘备、关羽、张飞的豪情壮志。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由于朝廷腐败无能,宦官专权,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的黄巾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腐朽无能的东汉王朝,为挽救统治,朝廷到处招兵买马。刘备、张飞和关羽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们一起出生入死,一起为家国事业努力奋斗,如此真挚的兄弟情深深感动着我。

你再看,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令人拍手叫好吗?当周瑜逼迫他造出十万支箭,不然就杀了他时,他丝毫没有畏惧之心,不慌不忙,沉着应对。他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安排三十个士兵,另外准备若干草人放置在船上。到了最后一天朝曹军水寨驶去,曹军怕有埋伏,只命令弓箭手不停地射箭,不一会儿,干草人上射满了箭,一共十万余支,最后周瑜的计划也就不攻自破。诸葛亮虽出身布衣,但过人的智慧却让他在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话,这也告诉我,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多动脑,勤动脑,相信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三国有豪情,人间有真情,让我们和书籍在一起,一同采撷人间最美的品质——忠诚;让书籍这艘巨轮,带领着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挂起坚毅前行的船帆。

(指导老师:丘永新)

点评:整篇作文结构较为合理,通过引用原文、议论和联系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独特感受。主题清晰,围绕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智慧等品质的理解和思考。情感鲜明,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建议在结尾处加上总结和升华的内容,点明主题,会使整篇作文更加完整。

漫游水世界

●黄威霖(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405班)

艳阳高照,无风的大地如同蒸笼,两个满头大汗的小朋友跑到水龙头前。他们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两个小朋友洗着洗着,玩起了水。他们用手盛着水,你泼我,我泼你,嘻嘻哈哈。水精灵被惊醒了,它“咻”地显现在两个小朋友的面前。

“小朋友,你们不能这样玩水!”

“我们就要玩,关你什么事。”

“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大家都这样浪费水,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可能就是你们的眼泪。”

“哈哈,吓唬谁呢。地球上的水多得是呢!”两个小朋友一点也没有把水精灵的话记在心里。

水精灵见状,魔法棒一点,一道金光射中了两个小朋友。

“啊!我们怎么变成了水?”他们惊恐地叫起来。

水精灵说:“别怕,我带你们去水的世界走一走。”

水精灵带着两个小朋友,边走边说:“我们水家族主要分为两族,一族为淡水,一族为咸水,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

“哇!这么多!这难道不是用不完吗?”两个小朋友抢着说。

水精灵没有说什么,它带着两个小朋友来到了海洋。海洋真大呀,一眼望不到尽头。渴了的两个小朋友捧起水,张口喝了起来,一口还没有下肚,他们就呕了出来,“这是水吗?这能喝吗?”两个小朋友不禁吐槽。

水精灵笑了,说:“这些是水。我们水家族,咸水是大族,主要在海洋,占总水量的97.2%;还有一些在冰川,占总水量的2.15%。其他是淡水族,在水族中的占比少之又少,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与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动物、植物利用。也就是说,地球可以供给陆地上生命的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

水精灵又带着两个小朋友到淡水住的地方逛了一圈,他们惊讶地发现地球上的淡水真的太稀有了。

“你们看看,这里的人们不保护我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水精灵带着两个小朋友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那里干旱严重,地都裂开了,树木都死了,人们颠沛流离。

两个小朋友惭愧地说:“我们错了。我们一定会保护你们水族,不再浪费!”

水精灵的魔法棒一挥,两个小朋友又变了回来。从水精灵世界回来的他们不但自己不再浪费水,还当起了保护水族的使者,常常能看到这两个小朋友向人们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的身影。

(指导老师:罗珊玉)

点评:小作者以孩子们的冒险为主线,通过写孩子们的奇幻经历,揭示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以水精灵的形象引导读者认识水资源的珍贵,生动有趣的同时能强有力地呼吁大家保护水资源。结尾处孩子们的行为转变深化了主题,立意很好!

小记荐书

《樱桃小庄》

●推荐人:薛滢

(梅县外国语学校510班)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这本书讲述了两个普通孩子不畏艰辛寻找走失奶奶的故事。哥哥麦田和妹妹麦穗,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奶奶一起生活在樱桃小庄,但由于奶奶老年失忆意外走失。为了寻找奶奶,这对小兄妹毅然带着他们视为挚友的鹅和山羊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诗歌台

美好的四季

●刘佳宸(梅江区肩一小学403班)

春天到了!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姑娘帮大地穿上了新衣裳,

让世界变得更美了。

光秃秃的树木也变得生机勃勃!

被冰冻了的小溪也欢快地流动起来。

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夏天到了!

鸟语花香,

骄阳铺洒大地,

美丽的荷花绽开了开心的笑容,

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像一个个小孩子快活、调皮!


秋天到了!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黄黄的叶子降落下来,

像一个个降落伞一样,

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下来。

稻谷也熟了,一眼望去,一片金黄,

农民伯伯正忙着收稻谷,不可开交。


冬天到了!

房屋穿上了白色的衣服!

洁白的雪花把大地覆盖了,

小溪结成了冰面,

树木又变得光秃秃了,

一片片皑皑的白雪,

小朋友们从屋里走出来,

堆雪人,打雪仗……


真是奇特,

这美好的四季。

(指导老师:刘如君)

才艺秀

绘画 朱皓晨(梅江区作新小学301班)

(指导老师:饶玲玲)

绘画 刘奕萱(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510班)

(指导老师:郭秀丹)

绘画 朱钟润(梅江区人民小学602班)

(指导老师:黄荣荣)

小记谈文明

给同学起外号你怎么看?

■上期话题:

班上有个男孩的名字中有“浩”字,有同学给他起外号“耗子”,有个孩子比较黑,同学们起外号“小黑熊”,有的孩子长得白,外号就叫“馒头”。对于给同学起外号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我认为给同学取外号这种做法不好,不仅会影响他人学习,还会让同学产生自卑感,对学校、同学产生厌恶,破坏了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我不赞同给同学取外号。

——梅县区丽群小学605 班廖锶考

在校园中,同学间起外号的现象屡见不鲜。若是善意且友好的外号,通常不会引发大问题,甚至可能增进友谊。但若外号带有恶意或侮辱性,就会演变成语言霸凌,必须引起警惕。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用恶意外号伤害他人,学会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与差异,以友善的方式与同学交流。

——梅州市实验小学502班凌嘉承

给同学起外号这种做法,在很多学校和班级中都存在。如果是出于友好和亲密的目的,且被接受者也不反感,那么这种做法可能无害。但如果动机是出于恶意、嘲笑或排斥,那么这种行为就需要被制止。起外号可能对被称呼者产生长远的影响。如果外号带有负面含义,被称呼者可能会感到自卑、孤立或被排斥。这种影响可能在校园内造成社交压力,甚至可能延伸到成年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中。

——梅江区鸿都小学309班谢俊宇

■下期话题:

“yyds”“拴Q”“老六”“大冤种”……这些经常“上网冲浪”的网友耳熟能详的词,也悄然进入了小学生们的日常表达,有的小学生对于网络用语不加区分就拿来使用,甚至把脏话当口头禅,对此,你怎么看?

投稿邮箱:mzrbxjz@163.com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