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点睛丨用心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同学们的痛中之痛。要让学生排除畏难心理,乐意写作文,写好作文,离不开教师的用心引导。今天就以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所感所悟,浅析如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以“感动”这一主题的习作为例)。

一、激兴趣,解题意

“感动”题材的作文主要以记叙文形式出现,可以直接写人、记事,也可以以一件物品、一种现象等引出叙事。从这方面着手,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容易切入。

要激发孩子对这一主题的写作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触发回忆,沉浸思考:令人感动的声音可能出自谁?令人感动的色彩会出现在哪里?由何人何事引发“感动”的状态?曾经看过、听过或者经历过哪些触动心弦的场景等等。也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资料勾起学生丰富的情感。

二、丰素材,增姿彩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新课标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其目的也是为写作奠定基础。

在创作之前,可以让学生以收集资料的形式,制作“感人故事分享卡片”,内容不限于自身的经历或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从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交往入手,或者结合网络上、生活中、书上的一些见闻谈感受,要求学生以熟悉的事件作为以后创作的第一选择。

在课堂“分享会”上,可以大胆表达、分享,同时给自身理清思路,给予其他同学更多丰富的写作灵感。

三、勤构思,列提纲

“列提纲”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一步。它可以提示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还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段落、详略等排布。

小学生的提纲宜从简单处入手,除了题目外,在课堂上设定“开头、中间、结尾”,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等结构让学生构思、设计,此举看似局限,实则更能帮助学生找到列提纲的规律,即使学生在“局限”中,也能有多种碰撞和创新。打个比方,以“感动”为主题,“开头”略写(开门见山式:何人何事引发感动;制造悬念:一种声音、一个场景等勾起回忆),“中间”详写(谈经历;讲见闻),“结尾”略写(照应开头谈感受;直抒胸臆言收获;借景抒情引遐思……)。

四、巧修辞,善运用

写作时要和学生明确,辞藻华丽也并非是佳作的唯一标准。要适当使用修辞,才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用。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能接触到,但是“熟”也并非一定能“生巧”。运用修辞,最重要还是创意出新,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如一位同学这一主题的作文中写道:“妈妈那满是伤痕的手,仿佛是锋利无比的刺刀,抵御了生活的不易;又仿佛是柔情似水的浅池,融进了女儿的泪水……”运用了比喻、排比,把母亲的不易、坚强、慈爱,以及女儿的感动、心疼,揉入文字之中,把丰富的情感都展现在那满手的伤痕里,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五、借范文,提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我们讲到这里,学生还是无从下手,因为前面都偏重概念、理论。此时实例就发挥了“由抽象到具体”的重要转化功能。教师可以恰当选取一两篇范文给学生“打个样”,这比让学生对着一堆概念闭门造车来得更有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范文最好与前文展示的提纲的结构较为相似,让理论与实践达到闭合。

首先,教师要对范文的主题立意、排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而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创作,要注意提醒学生的是:模仿并不是让学生抄袭,而是吸收别人的优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六、善批改,加润色

完成写作后,我更愿意让学生交叉互改习作。既能发现别人的不足,也更能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的好习惯。

学生不能依照自己的习惯盲目批改。可以给学生制定“评分细则”,我主要分为两大板块。第一大板块:基础等级。是否偏离“感动”的主题?卷面是否整洁?是否含有较多错别字?是否含有较多病句?是否含有较多标点符号的错误?第二大板块:发展等级。起因、经过、结果是否说清楚?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是否运用修辞手法?主题立意是否清晰?

经过互改,同学们更能明确自己的作品要达到的目标。批改以后再进行修改润色,那佳作的产出率会大大提升。

作者:梅江区会文学校 何文娇

编辑:廖玉芳

审核:黄宝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