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素有文化之乡、美术之乡和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等美誉,其版画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百年来名家辈出,代有传承。
近年来,兴宁市着力推动版画艺术发展,“非遗之花”在“刻绘”中绽放。2022年,木刻版画(兴宁版画)被列入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技艺传承百年 人才辈出
刘可为的版画作品《多彩客家乡村》。(林仪翻拍)
兴宁版画是在我国传统民间木刻版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木刻版画,从创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是我国版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传统复制木刻版画,画、刻、印分离完成制作,而新兴版画,三者合一,均由创作者一人完成。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兴起。这一时间段,正是物质条件十分匮乏,文化宣传遭到了严重阻碍的困难时期。新兴版画这一艺术,正是凭它可以直接印刷的独特条件,在全国各地大小报章杂志上以及各式各样的宣传品中,被广泛地采用。
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倡导开展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在讲习会中有13名学员,其中5名是兴宁人。
参加此次讲习会的成员及其后受到鲁迅先生影响的版画创作者,被称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第一代战士”,其中罗清桢、陈铁耕、陈卓坤、张慧、钟步卿、黄山定、邓启凡、罗映球,以及稍后的王立、荒烟、张运辉等著名版画家都是兴宁人。而他们,很多都与鲁迅先生有过直接频繁的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中国第一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的组织者之一,陈卓坤很早就得到鲁迅先生指导,走上了以木刻创作为主的革命美术活动。我国第一幅鲁迅像就出自陈卓坤之手。
另一位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锋罗清桢,在1930年2月,与陈铁耕一起听了鲁迅先生关于“近代美术思潮”的演讲后,被激发了从事木刻创作的欲望。1933年7月,他将手拓自印的《清桢木刻画》第一集寄给鲁迅。从此,他俩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
罗清桢的艺术成就备受鲁迅先生推崇,他曾有这样的评语:“擅长木刻的,广东较多,我以为最好的就是李桦和罗清桢”“罗李二人,其技术在中国是很好的”。
在“第一代战士”的影响和带动下,兴宁逐渐奠定了“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历史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兴宁又涌现出以罗映球为领军人物的一批杰出版画家。兴宁版画作者的众多作品频繁被选送参加国内、国际展览并获奖。
为纪念版画运动先驱罗清桢,清桢版画会先后举办过20多次作品展览,并出版了三集《清桢版画会作品选集》,有11人被吸收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中3人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1991年,罗映球、王立荣获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反映客家风情 风格独特
一手扶着木板,一手紧握刻刀,寥寥数笔,随风飘荡的云已然可见。兴宁版画非遗技艺传承人刘可为雕刻版画至今已逾50年,家乡的梯田,过去居住的围龙屋,禾坪嬉戏的孩童都是他刻刀下的风景。一块一块小小的木头,承载了记忆,更承载着乡情。
刘可为正在拓印画作。(林仪 摄)
“1980年,在老版画家罗映球先生的带领下,兴宁成立了清桢版画会,作品主攻反映客家地区独特民俗风情,塑造客家人勤劳俭朴、崇文重教的美好形象,大都充满强烈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刘可为表示,他的版画风格,深受罗映球先生的影响。
至如今,兴宁版画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作品题材多为反映客家风俗、革命历史,技艺既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绘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又有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等独特风格。在一代又一代版画家的带领下,兴宁版画的艺术表现逐步走向成熟,日趋完美。这一系列的发展脉络、薪火相传,都能从版画作品中得到完整体现。
制作版画的一些工具。(林仪 摄)
“兴宁版画对研究客家人文历史和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美术艺术创作、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兴宁市版画家协会会长吴浩镐告诉记者,在他外出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客家人对兴宁版画的喜爱:“兴宁版画如今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寄托悠悠乡愁、思乡情怀的载体,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客家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以及联系海内外客家人的重要纽带。”吴浩镐说。
年轻画家活跃 薪火相传
刘可为告诉记者,过去兴宁地区版画风靡,对于原本画油画的自己有很大的影响,而与版画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罗映球先生的培训班,一个月的系统学习,让他爱上了这门艺术。“以前上班闲暇刻,一边晒谷一边刻,妻女的支持给了我更多的空间坚持热爱这么多年。”刘可为说。
刘可为版画作品《元宵又升孔明灯》。(林仪翻拍)
回想自己与罗映球先生亦师亦友的情谊,刘可为说,过去自己时常画好了草稿就跑过两条街去罗映球先生家请教,“有一次是12月天气特别冷的时候,我白天去先生家请教,先生改了许久,满意了我就带着草稿回家了。结果到了晚上12点多,我家电话响了,是先生打过来的,当时我们都以为他是想知道当天球赛的结果,没想到他说今早的画,他想起来还有一些地方要改,怕今晚不及时说明天就忘了。”正是这般的钻研热爱,成就了画作《元宵又升孔明灯》,而罗映球先生的精神也影响了他许久。后来,他也开办培训班,将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们听。
“像可为老师这样因为热爱坚持50多年创作非常难得。直到现在,版画的市场依然没有完全打开,画家不能以此为生,很难坚持下去。”吴浩镐认为,做好版画传承,培养版画市场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市场活起来,才会有更多的青年画家钻研此道,精进技术,不断发展。”吴浩镐说。
当然,相关部门的努力也至关重要。如今在兴宁市各中小学校,时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创作版画的场景,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版画第二课堂,邀请版画老师授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元宵节,兴宁市版画家协会向兴宁市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讲授版画知识。(受访者供图)
除了组织多种形式的版画培训班,兴宁市还发动广大青年版画作者积极参加省级美展和版画展,出版个人画集,并重奖加入中国美协、省美协的画家。近年来,兴宁先后涌现出袁炽彬、吴浩镐、邓威等多名优秀青年版画家,众多版画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展览评比中屡获嘉奖。
兴宁版画作品展上,很多市民前来参观。(林仪 摄)
随着新一代版画家崭露头角,兴宁版画活动也愈加活跃。近年来,兴宁先后组织了“兴宁现代版画作品展”“铁笔如椽——罗映球版画艺术展”“刀笔传心曲——兴宁市版画艺术作品展”“新兴版画·薪火相传”兴宁版画作品展等大型活动,并出版了一批画集。版画作品不仅在本地展出,而且还赴北京、广州、东莞、珠海、澳门等地展出,影响力越来越广。
在一代又一代版画作者的接力传承下,兴宁版画传承队伍建设良好,“老、中、青”齐全。目前,在兴宁籍版画作者中,有65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级美协会员中长期从事版画创作的有100多人,活跃在美术界的版画爱好者有1000多人。其中年长的国家级会员版画作者已超过80岁,而年轻的仅20多岁。
如今的齐昌大地版画氛围浓郁,“十里版画长廊”,磐安围版画创作实践基地,均是兴宁活化资源传承版画技艺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结合各方力量持续努力,持续做好兴宁版画的传承发扬工作。”吴浩镐说。
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编辑:叶晓洋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