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翻开兴宁市政协2023年履职答卷,是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张张厚重的答卷。
过去一年,兴宁市政协紧扣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全面履行职能,守正创新、团结奋进、真抓实干,为推动兴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兴宁的发展日新月异。(刘海阳 摄)
党建引领
把牢思想政治“方向盘”
把牢方向方能行稳致远。一年来,兴宁市政协常委会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持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政协委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政协党组向兴宁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政协全面工作、党的建设、协商计划、专题调研、重点提案等向兴宁市委请示报告15次。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开展集中学习11场次、专题党课7场次,下基层调研70多场次,转化调研成果7项,完成问题整改19项,办理民生实事31件,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党员委员的教育引导,并建立健全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形成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格局。
履职担责
奏响服务大局“主旋律”
聚焦“百千万工程”,提出提案131件,深入镇村调研指导80多场次,现场协调解决问题34项,并设立3个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突出苏区融湾先行区(兴宁片区)建设、招商引资等重要部署,在政协全会上组织委员积极议政建言,提出意见建议53条;紧扣壮大县域经济,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等重点课题开展常委会会议协商,提出意见建议37条,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运用;紧扣培育“四上”企业,提出挖掘潜质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等16条对策建议,得到兴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亲自批示职能部门采纳运用;紧扣发展富民产业,委员们着力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打造产业品牌、促进村民就业等方面出主意、建真言,形成《推进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等视察调研报告,助推乡村产业兴、村民富……这是2023年兴宁市政协委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履协商之职提交的“成绩单”。
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帮什么。2023年,兴宁市政协常委会始终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着力点,组织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工作、关键领域建言献策,履职担责。
人民政协为人民,既是对初心使命的庄重承诺,也是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委员们深入群众听取民意,围绕公共场所无障碍通道建设、老旧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城区车位管理、占道经营整治等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1条,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围绕兴宁市政府“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开展专题视察,督促政府职能部门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针对群众关切的历年提案,组织开展“回头看”促进提案办理成果有效转化,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新时代答卷。
此外,兴宁市政协常委会还联合兴宁市人大、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的暂行办法》,形成工作合力,有效维护社会公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协调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引导政协委员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公益回馈社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政协委员捐款达1300多万元,得到兴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团结民主
画好凝心聚力“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兴宁市政协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话语权,画好同心圆,聚强向心力,汇集团结奋斗正能量。
过去一年,兴宁市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定期走访各民主党派和各界别,加强沟通联系,当面听取意见建议,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同时,持之以恒做好联络联谊工作,密切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加强与在外委员沟通联系,动员引导广大乡贤、委员返乡投资兴业,全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0多场次;加强与各地政协的来往交流,通过互联互学、共促共进传播兴宁好声音。加大政协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传递政协声音、宣传工作亮点、展示委员风采,传递兴宁正能量。
委员们履职出彩的背后,离不开兴宁市政协加强履职能力建设的不懈努力。过去一年,兴宁市政协修订完善《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办法》,全面考核354名政协委员履职情况,并通过提案写作辅导、履职心得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履职本领,委员们全年开展学习、调研、视察活动35场次,形成调研报告11篇,实现学习成效与履职成果双提升。
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编辑:邹烁琦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