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不误农时!兴宁全力打好2024年春耕生产“第一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是春耕春播、春管春服的好时节,齐昌大地按下了“农忙键”。田间地头,农户们忙着翻整土地、育苗插秧,阡陌间机器穿梭,夕阳下人影绰绰,一幕幕春耕“大片”正在齐昌大地上演。

开春以来,兴宁市早部署早谋划,“早开工、多下田、干累活”,各部门积极配合抢占天时、巧用地利、凝聚人和,全力护航春耕,打好2024年生产“第一仗”。

春光明媚,正是春耕春播、春管春服的好时节,齐昌大地按下了“农忙键”。

抢占天时

及早部署抓好春耕备耕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收的关键。打田、育秧、种苗,这一道道工序按部就班进行,离不开及早部署与谋划。

今年2月初,兴宁市农业农村局便召开2024年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今年春耕备耕生产形势,组织谋划春耕备耕工作,抢抓农时。全市上下干劲十足,全力打好2024年春耕生产“第一仗”,为农民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记者了解到,今年备耕开始,兴宁市各部门加强会商,紧盯“倒春寒”、春旱、渍涝等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落实防御措施,确保不误春耕春播。

春播好不好,农资亦是一大关键。连日来,市里有关部门走进农资店,围绕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农膜等重点产品开展检查,着重检查有无过期农资、违禁高毒农药、假劣农资等,并对农资储备情况进行摸底,引导农资经营户做好农资储备。

新圩镇崇上村的水田里,村民正在用机器抛秧。

指导农户精心育秧、精细管理也是重点工作之一。“近期,种粮大户的走访工作是农技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做好春耕相关技术培训以及材料发放的同时,协助大户安排好品种布局,更好地向土地要‘效益’,在田间地头提‘产能’。”新陂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黄仲举说。

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钟学文表示,去年,兴宁市全面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今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及早部署谋划下,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兴宁市呈现出物资储备充足、基础设施完善、农资市场稳定的良好局面。兴宁市供销社抓好种粮物资供应,筹备种子600多吨、肥料近2万吨、农药200多吨,为夏粮丰收打下扎实的基础。

巧用地利

“小田变大田”专业化耕种

阳光明媚的下午,微风已有了些许热意,在叶塘镇的“东方红·红苏区”现代农业基地,多台机器正在田间穿梭平整土地,田埂边整齐码好的秧苗正等待着过几天“下田”。

叶塘镇“东方红·红苏区”现代农业基地,多台机器正在田间穿梭平整土地。

一开春,中国一拖集团东方红农服兴宁公司负责人李泰山便忙碌了起来。“从打田开始,到育秧准备,再到种植规划,我们提前把种植计划做好了,目前就是按部就班在进行。”李泰山说。

中国一拖集团东方红农服兴宁公司去年落户兴宁,目前正在建设“建管运营一体化”现代农业项目。一期计划对14个村的1.3万多亩土地进行有序流转,目前,3000亩高标准农田已交付。

兴宁市叶塘镇基地便是其中一处。叶塘镇是农业大镇,在兴宁拥有最大面积的耕地。但是农村空心化、耕地撂荒、丘陵山地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等困局制约着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叶塘镇“东方红·红苏区”现代农业基地,田埂边整齐码好的秧苗正等待着过几天“下田”。

“我们接手后,主要在做的便是平整土地,将原本的‘小块田’整合成为‘大块田’。”李泰山介绍,项目以“流转+托管”模式开展,农户可以流转土地得租金,还可以务工得薪金。有能力的农户可以加入合作社,从生产者变为管理者。

李泰山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传统农耕,春耕时节请人干活插秧,一人一天仅能完成一亩地左右,而机器耕作效率远高于人力,一天可以完成30-40亩左右。

“农户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将为农户提供标准化的土地,以及水稻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和种植方案等全程服务,稻米丰收后,还会统一回收、打造品牌,将稻米卖出好价格。”李泰山介绍,这一模式有效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集约化的采购大大节省了包装方面的成本,达到生态环保效果。

“社会不断进步,水稻种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小家小户耕田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也将继续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融合社会资源,开展土地整合,推动规模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新质生产力。”钟学文说。

凝聚人和

全力护航解决实际问题

见到兴宁市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级农村工匠、全国种粮大户李志新的时候,他正从田间回来,刚洗干净两手的泥。最近李志新也是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做好自家田地的种植工作,李志新还到其他农户的田间地头,观察秧苗的生长情况,为周边的农户们提供帮助。

春耕春管期间强化精细管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为保证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记者了解到,今年,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组织5个农技指导组、5支农技服务“轻骑兵”分片下乡,进入田间地头,为全市300多个种粮大户提供实地指导和咨询服务,解决农民在春播育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李志新便是农技指导组成员之一。

“我们会到现场查看各处农田情况及农户们的作业情况,结合天气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施肥、育秧,及时排查病虫害,争取让农户们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李志新介绍说,撂荒地复耕复种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也会带领农人考察撂荒地情况,给出种植指导,推动农户们‘拾’起荒地复耕复种。”

钟学文表示,接下来,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复耕面积11.93万亩,为持续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兴宁市将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政策,强化农业新技术新机具应用示范推广,组织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指导,积极落实粮食生产各类奖补政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助力水稻种植跑出“加速度”,为全面完成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打牢基础。

文/梅州日报记者:林仪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贝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