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宁新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国家表扬;径南镇陂蓬村打造的智慧司法“云”时代案例成为全国推广典范……2023年,兴宁市各镇(街道)、政法机关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高质量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百千万工程”。
全面提档升级
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面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2023年,兴宁市紧扣省委政法委的决策部署及梅州市委工作部署,大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以“一站式”吸纳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聚焦“风险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强化诉源治理、促进讲信修睦”的目标定位,建立政法系统主要领导挂点联系指导镇(街道)工作机制,指导支持挂点联系镇(街道)积极创建全市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的示范镇(街道),并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推进全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据介绍,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1”是指规范基层综治中心建设,实现“一个中心管平安、一个平台抓治理”;“6”是指发挥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和综合网格、网格员力量,以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作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N”是指广泛发动社会其他综治力量,多方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目前,兴宁市已高标准完成全市2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的提档升级改造,综治中心聚合能力明显增强。坚持科技赋能,主动聚焦“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同步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和“粤平安”云平台推广应用,积极推动先进科技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持续加强智治元素向基层社会治理终端末梢渗透延伸。永和、刁坊的“智慧治理”模式和该市推进的“万家天眼”工程等,显著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聚合力增效能
彰显政法新担当
兴宁市坚持以建立健全部门进驻机制为抓手,强化政法各单位与镇(街道)对接协作,统筹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基层法庭、派驻检察机构等基层政法综治力量,形成重大复杂矛盾纠纷政法力量及时响应、及时介入联动机制,今年来政法机关多次参与联合研判、联合行动,成功化解各类突出风险隐患17起。
该市坚持以深化诉源治理、警调对接、法律咨询服务等政法重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突出政法机关在平安乡村建设中的主力作用。法院深入推进“无讼村居”建设,常态化运转诉源治理工作站、法官服务点,先后共参与诉前调解265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98件。检察院积极推进检察关爱室建设,着力构筑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依托在径南、合水、水口、罗岗等镇四所学校设立的检察关爱室开展临界预防、心理疏导、强制报告、入职查询等系列工作,并辐射周边镇街学校。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粤居码推广应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等民生警务,其中径南派出所以“五径三色警务”特色品牌,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广东省公安机关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优秀单位和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司法部门大力推进“智慧司法云”建设,在全市布设128个安装点,更大力度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远程调解等法律服务。切实为兴宁市“百千万工程”、平安乡村等重点工作高质效推进发挥了政法机关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
绘就平安新画卷
2023年,兴宁市坚持以强化基层党建引领为抓手,不断激活社会治理激活社会治理末梢,构建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内强党建引领之力,外增党员示范之力,广聚党建联动之力,带动形成各方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宁新街道城南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治理”工作模式,发掘运用红色基因引领居民共建和美家园,建设了“口袋公园”、翻新“培英小学”、打造义尚街、拆除社区办公楼围墙建设停车场等“微改造”,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雏形,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永和镇留守妇女自发成立客家细妹志愿者服务队,与女民警、妇女干部协同做实网格化防控管理,创新巾帼服务群防群治新模式,撑起乡村治理“半边天”。刁坊镇郑江村探索数字赋能“党群积分制”,制定“正向激励+负面清单”,设立积分超市,激发党员群众自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径南镇陂蓬村探索“法治+智治+自治”基层治理“陂蓬模式”,实现从“问题村”蝶变“和谐村”,工作案例入选中央七部委联合编制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1.0》,入选全国网信系统2022年度网络普法优秀案例。罗岗镇霞岚村采取“党支部+乡贤+本地乡厨”的方式,发动党员群众,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开办了兴宁首间面向留守人群的“幸福食堂”,将其打造成一个村民交流、议事和政策宣讲的场所。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通讯员:曾敏 黄伟金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李舒宇
审核:练海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