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一广场人头攒动,烟火气浓。(兴宁市科工商务局供图)
近年来,兴宁市通过补短板、优体系、建渠道、促上行,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打造兴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农村消费样板,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上下”同步 增强推动力
“上到顶层设计推动,下到一线摸底调研,兴宁市同向发力,全力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兴宁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宁市把国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项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大举措之一,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商务、财政、农业农村、交通、邮政等部门和镇街为成员的县域商业建设工作专班,先后制定县域商业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扶持贸易业发展办法,将提升县镇村三级商业网点、三级物流网络、农产品流通等建设纳入兴宁市政府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兴宁市组成商务工作队,对20个镇(街)商贸物流业开展全面摸底调研,实地走访5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梳理现有的集贸市场、商贸中心、快递物流服务站点等商业基础设施情况,建立县域商业体系底数清单,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提供第一手资料。
“内外”兼修 促商业兴旺
兴宁的好山好水为农特产品的好品质加持,但只有打通农产品“流通链”,促进农产品上行,才能真正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兴宁市瞄准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链延伸等关键环节,通过大力发展“电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形式,支持壹鑫科技、浠涵食品、众一口食品、腊香园食品等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提高腊味、盐焗、果蔬等商品化处理能力和错峰销售能力,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流通上行,直接促进企业销售额增长55.4%以上,带动3000多户农民就业,户均增收2600多元。
“为了进一步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我们着力打造农村‘电商圈’。”兴宁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宁市抢抓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机遇,支持企业建设仓储物流中心项目,至今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培训1.3万人次,培育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龙头电商企业10多家,孵化网店800多家,打响了贵食、浠涵家、焗小二、趣享派、懒吃侠等电商品牌。在多个电商平台打造了盐焗鸡皮、鸡脚筋、咸干花生、果蔬脆等10多个爆品,日均单量超过20万单。
兴一广场是兴宁市首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时正值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其间人流量日均达10万人次,带动销售业绩近1500万元。“经营面积超8万平方米、搁置8年未使用的兴一广场成功开业,是兴宁市全力打造县镇村‘商业网’的一大成果。兴宁市坚持内外两手抓,不仅推动优质产品走出去,还积极激活内部商业活力。”兴宁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兴宁市还积极引导粤客隆、万客隆等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下沉7个乡镇新建或改造商贸中心,推动邮政、电商、物流、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等通过特许加盟、供应链赋能方式,健全362个村级便民商店,提升镇村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优化了农村消费环境,保障了40多万乡镇居民就近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需要。
“点面”结合 增强影响力
物流体系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为了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通道,兴宁市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提升三级物流网络。以县镇村“建点”,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2个县级分拣中心和配备自动化分拣设备,县级分拣效率提高至每小时3万件,建成64个镇级寄递物流网点、242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实现镇村多站合一、一点多能,快递实现1天市镇村流转。值得一提的是,兴宁市突出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推动快递全过程跟踪运输配送,实现100%自动化识别、扫描、分拣,提高收发时效20%以上,让快递流转可观、可知、可控。
在新陂镇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服务网点,只见各类电器整齐地摆放。“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是兴宁县域商业建设项目的一项内容。县域的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乡村,我们不仅要让农产品‘飞’出大山,还要让工业品‘走’进农家,这就需要打通工业品下沉渠道。”兴宁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宁市积极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支持欣乐电器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中心、改造20个镇(街)家电销售网点,完善配送、安装到户、售后保障。目前已下沉2000多款绿色家电产品,服务“辐射”40多万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绿色、智能、实用的知名品牌家电,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提高。
梅州日报记者:王丽莉
通讯员:陈文慧
编辑:李舒宇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