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时论丨梅州米香酒:酒香更要多吆喝

●梅州日报评论员 洪观楷

梅州:中国米香白酒之都、中国客家米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梅州酒类企业384家,数量全省第一;

梅州酒类产品产量、产值全省第二;

……

昨日,一组数据刷新了大家对梅州的产业认知:原来梅州酒产业基础这么好!

这一信息随着昨日启动的“梅”好时光 醉美客都——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被全网广为传播,唱响了“酒香更要多吆喝”的新发展理念。


9月29日晚,“梅”好时光 醉美客都——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在梅州市梅江区院士广场启动。(连志城 摄)

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全面推动梅州酒业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中国米香型白酒主产区,为梅州酒产业厚积薄发、爆火出圈,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乘借“梅州米香酒文化周”举办的东风,我们尤应勤吆喝、善吆喝、巧吆喝,讲好梅州酒产业发展的好故事,让酒香飘得更远更久。

要讲好梅州酒故事。梅州是中国传统白酒四大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之一米香型白酒的发源地。从历史来看,梅州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在古代已有制酒人才,泸州老窖的酿造者温永盛是五华人,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张弼士是大埔人,而五华长乐烧酒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一滴沾唇满口香,三杯入腹浑身泰”之美誉。如今,经过多年发展,以五华长乐烧、兴宁珍珠红、大埔三河坝、蕉岭一线天、平远八尺酒和南台酒等为代表的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酒品牌,正逐渐走出围龙、走向世界。2023年,我市规上工业酒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909亿元。

要讲好客家文化故事。酒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酒的酿造问世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相伴相生,发展酒产业,可以唤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回望。很多时候,人们喝酒往往喝的不仅仅是酒,更是文化、是历史、是情感。譬如客家娘酒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由客家先民从中原带到岭南并保存下来的火炙工艺酿制而成,也是世界三大古老发酵酒之一。喝一壶客家娘酒,如看一部客家先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漂洋过海迁徙史,品一段客家儿女爱国爱乡、勤劳质朴、情深意长生活剧。好故事自带传播力。挖掘、讲好梅州酒背后的客家文化故事,既是发展酒产业的内在需求,更是对传承客家文化的责任担当。

要讲好梅州山水故事。梅州以八山一水一分田、74.54%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的自然禀赋,筑起广东生态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和粤北重要生态屏障;以生态优良、水质洁净、土壤富硒的世界长寿之都和广东高端农副产品生产最佳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奠定了梅州酒酿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研团队在梅州兴宁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创出了丝苗香米年亩产量1300.12公斤的世界纪录;五华长乐烧采用玳瑁山下130米的深层岩泉,兴宁珍珠红采用黄蜂窝水库中层水源,造就了梅州酒健康天然的品质和口感……来梅州,享受一方美景、带走一壶好酒,留下一份深情,或将成为“生态+大健康”背景下的时尚之举。

酒香更要多吆喝,其底气基于梅州酒厚重的自然、历史、人文禀赋,其手段呼吁加大全媒体、全渠道、全平台宣传营销,其关键在树立品类自信、品牌自信、品质自信、产区自信、文化自信,其重点在以新思维、新举措、新技术、新装备,改变“小散乱弱”格局,壮大规模、统一标准、优化品质、打响品牌、提升效益。只要我们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梅州实际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培育梅州酒百亿产业前景可观、未来可期。


>>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马正勇王晖王新国杨朝晖汤武陈金銮出席启动仪式

>>梅州,“中国米香白酒之都”!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