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后的柿子树
●曹春青
沿着老屋旁的小路往登山方向走,转角眼前就出现了一棵超过三层楼高的柿子树,叶子已所剩无几,挂满枝头的柿子们像在等待我的到来一般,一颗颗调皮地挤着金黄色的脑袋在树上叽叽喳喳召唤我伸手摘下。我蹦起来够不着,再蹦起来,还是够不着,急得我团团转……
这是我梦中反复出现的场景。梦中的主角是老家老屋后爷爷种的柿子树,它的年龄比我大,从我记事起柿子树就长得有近两层楼高。
春天,万物复苏,柿子树冒出了嫩嫩的新芽,我在树下看着蒙蒙春雨滴在油亮鲜绿的叶子上,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露珠浮在叶子上,煞是好看。
夏天,柿子花开出方形的花骨朵,黄色的四片花瓣被叶片紧紧包裹着,像被珍视的初生婴儿般娇嫩可人。慢慢地,满树花落,嫩绿的小柿子就结结实实长在叶子中间了。此时的小柿子和叶子颜色相近,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这满树是硕果。
秋天,纷纷掉落的柿子叶被老妈捡去当柴火烧,没有叶子遮盖的柿子挤在一根根枝条上。柿子们好像没有被人照料过,却自顾自长得圆润,颜色从墨绿色变成了金黄色。离开了叶子的保护,沐浴了充足的阳光,柿子也越发饱满了。
霜降日,得了爷爷的许可,我背上小背箩、爬上粗粗的树干,摘能伸手够得着的柿子。够不到的地方,求助爬树能手老妈。只见她身手敏捷如猴,眨眼工夫就窜到了树梢间。那时的老妈在孩子们眼中就像金庸笔下踩着细绳子的小龙女一样,随意地踩着细细的枝条,上下有节奏地摇晃着,惬意无比。这看着惊险的场景,却丝毫不影响老妈快速摘下一颗又一颗金灿灿的柿子。等老妈下树,背箩已有半筐柿子了。
随着我渐渐长大,柿子树也越长越高,爷爷只能用劈成“Y”字形的长竹竿伸到树梢卷着摘,但很多柿子掉地上却摔裂了口。最后,柿子树实在太高了,爷爷决定人鸟共享:能摘到的人吃,树梢的留给鸟吃。
爷爷说:“对鸟,要留有余食;对人,要留有余地。”
柿子是不能用生水浸泡的。摘下来后,煮一大缸开水摊凉。再倒入半包食盐,用干净的筷子搅拌化开,最后将洗净、晾干、没有破损的柿子倒入盐水缸中浸泡7天。泡这个过程是绝对不能伸手到缸内的,如果手贱碰了盐水,那这缸柿子就吃不得了。那是一种什么味道呢?说硫化氢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俗称“臭屁”大家就了然了。
盐浸柿子非但不咸,还保持了甜甜脆脆的口感。
爷爷说:“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爷爷把柿子从缸里捞出来,我快速抓了一只柿子冲洗干净,三下五除二削掉硬硬的皮,迫不及待轻咬一口,蜂蜜般的甜汁溅到口腔每个角落。轻嚼两口,糯糯的、弹弹的,像果冻般香甜可口。
柿子,是不可以多吃的。爷爷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吃一只,而且不能空腹吃,只能饭后吃。听说柿子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柿子的核和皮含有较多鞣酸,在空腹大量进食的情况下胃里面会形成“胃石”,这就严重了。吓得我只能乖乖听话,尽管很喜欢,也不敢多食。
爷爷经常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爷爷过世后,我们全家久居县城。乡下老屋后的柿子树仿佛通了灵性般,只在树梢结出果子。每年霜降后招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小鸟在树梢啄食甜蜜的柿子。一颗颗被啄得只剩三分之二壳子的柿子掉落在地,残败不堪。每每看到此情景,老爸总咬牙切齿要把柿子树砍了。老妈望着高大的老柿子树,思忖再三,叹口气说:“还是留着吧!”说完接着扫地上的柿子壳。
成家后我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今年偶得机会,在霜降日后回到老家。穿过曲折悠长的小路,跳过坍塌的墙根,拨开盖过我的杂草,柿子树还长在那个位置。只是它老了,枝干呈黑色状,斑斑驳驳,没有一片叶子。柿子树再也结不出果子了,却依然坚定地挺立在那里。就像我的爷爷虽然离开多年,但他立下的一条条看似严苛、实则是对后代加倍爱护的家规长久地影响着我们。时至今日,无意间我已把这些家规传给了孩子们,在生活践行中受益匪浅。
老柿子树是老屋后的一道风景,是爷爷精神永存的象征。那种连空气中都飘荡着的柿子甜味,更是让我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秋色旖旎韵南台
● 姚良明
秋分已过,秋意渐浓,秋光清浅,秋色旖旎。
喜欢秋天,喜欢这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穰穰满家。田畴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山坡上一片金黄,累累柑橘绽放着灿烂的笑脸。
喜欢秋天,喜欢这天高气爽的季节。暑云渐散,秋情萦怀,心中萌发着秋游的冲动。喜闻随着梅龙高铁的开通,南台卧佛山景区车水马龙,游客纷纭,于是,我汇入了登南台山的人流中,用蹀躞脚步去丈量秋韵的悠长。
喜欢秋天,喜欢这多姿多彩的季节。平远大柘河畔的紫薇、人家院子里的簕杜鹃在恣意绽放,点缀着这秋天的美丽。南台山麓,松涛汹汹,松林中多了几抹枫红。捡起一片枫叶,看到的是秋天的浅黄,与杜牧“红于二月花”的霜叶还有时间差。漂亮的枫叶勾起我童年回忆,那时家养的雏鹅容易患软脚病,奶奶便经常叫我去上山采摘枫叶,因为用枫叶给鹅铺窝就能防治。当时感觉挺神奇的,长大后才知道枫叶含有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血栓等生物活性。
山道两边,参天的松木挺拔翠绿,而一些树木的叶子却在变换着颜色,贴上了深秋的标签。习习秋风中,一片片黄叶像蝴蝶拍打着翅膀缓缓地飞落在地上。“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时至晚秋,季节转换,冬天在悄然来临。谁说岁月无痕,植物也在四季轮回发生着变化。落叶是树木排除体内的废物的自然现象,只有放下包袱才能经受寒冬的考验,迎接春天的来临。
落叶放弃对树的眷恋,才能成就树木来年的新生。人的一生中,同样会遇上许多挫折和坎坷,只有坚持信仰和理想,勇往直前。有时还会面临艰难的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会取与舍,勿被蝇头小利所惑。
今天游客很多,景区广场里熙熙攘攘,南腔北调,欢声笑语。一个外地青年旅游团尤为活跃,红男绿女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台是粤东名山,以其巍峨耸立形同雄狮高踞和山峦绵延状如一尊卧佛而遐迩闻名。“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南台卧佛景区的玻璃栈道如同天道,一层玻璃把人托起在悬崖峭壁之间。阳光照射下,丹霞地貌的红色砂岩山体金光闪亮,游客仿佛在接受佛光的洗礼。
合掌岩顶视野广阔,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和豪情。艳阳高照,色彩缤纷。远眺前方,平远县城美景尽收眼底。蓦然感觉,温暖和谐的家乡,素雅恬静的家乡,才是镌刻在我心中永恒的底色。
醉美官仁入画来
● 钟金红
适逢双休日,我们一行前往平远县长田镇官仁村采风,欣赏新农村的田园风光,体验乡村休闲之乐,感受乡村魅力。
车子驶出县城,沿206国道约20分钟车程就来到了官仁村入口,拐进崭新的柏油村道,一幅幅生态美景、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端庄大气的文化广场、素雅美观的亭台栈道、青瓦白墙的客家民居……沿着宽敞整洁的村道往里走,一边是连片整齐的玉米地,一边是潺潺流动的水渠,道路两旁花团锦簇,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清新、整洁、远离城市喧嚣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心情愉悦。
官仁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美景如画、风光旖旎。一花一草皆成景,一山一水尽是诗,附近有曼佗山庄、河滨公园、国学文化广场、罗坑祖屋、七星书院等人文自然景观环绕。绿的底色铺陈大地,缤纷色彩挥洒点缀,先后获评广东名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国油茶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油茶)等称号,是什么让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山村深受“国字号”的青睐?我们不妨到官仁村走走,寻找静谧与惬意,享受一下醉美休闲的田园生活,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曼佗山庄无疑是官仁村最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是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官仁村优美的环境,以原万亩油茶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四季花海”为建设理念而打造的以花卉观赏为主线,集山茶文化、百花文化、客家民俗文化、休闲养生文化和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发展的休闲观光基地。目前已建成曼佗园、四季花海、桃花源、樱花谷、花卉培育基地、油茶有机种植基地等6大核心景观,景区内四季繁花似锦,令人痴迷。还有小桥流水、亭廊楼榭、瀑布飞流、诗词、楹联、碑刻、文字石等,形成了“曼佗十八景”,游人如入画中。
走进山庄,映入眼帘的是曼佗园,2000多株紫薇花迎风绽放、花开如海。在满目青翠的背景下,山峦间的成片红色点缀其中,宛如一幅烂漫绚丽的画卷。走进花海,微风吹来,花枝摇曳,一簇簇花就像一簇簇火焰,美不胜收,不少游客也用镜头定格下如画美景。旁边一条长廊,挂满了灯笼,写着“四季花海”“曼佗山庄”,游客们仰头观看,不知道的以为天空中有东西掉落。随后我们来到“樱花谷”,樱花烂漫,如云似霞,粉色的樱花紧紧地簇拥在一起,笔者置身其中,顿时被一片粉红色包裹。还有许多飘落的粉色花瓣散在地上,不禁让人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优美诗句。道路广场上是小朋友的乐园,有蹦床弹跳,儿童乐园,碰碰车,小火车,小长城,听着音乐,陪伴家人,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曼佗山庄是官仁村的网红打卡点,来到这里我感觉确实名不虚传,非常适合打卡、拍照。自2015年建成运营以来,曼佗山庄就成为粤东及赣南、闽西等周边城市花卉种植观赏、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20万人次,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带动官仁村近300户农户在园区就业,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随后,我们走进国学文化广场,这里是一个全新的缤纷世界。官仁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着重对村内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将原有广场升级改造为国学文化广场,由原先的“盆景”变为了“百花园”。打造了“五常文化廊”“五德文化廊”屏风,建成了河滨绿道、亲水景观、路边凉亭等景观节点和老年活动室、阅览室、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网红秋千、沙排球等趣味乐园;盘活土地资源,打造了鱼荷共生农耕田园风光,为周边群众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同时,依托村委会农家书屋和国学文化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2024年元旦,“欢庆元旦”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在官仁村举行,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也为该村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推进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午后,官仁村的七星书院开始热闹起来了,村民们三五结伴、夫妻成双在多功能活动室拉起二胡、打起小鼓、唱起小曲;在堂内的乒乓球桌前切磋球技,球桌上不断出现旋转球、弧线球等精彩瞬间;在“文化粮仓”农家书屋里一起学习一起充电,一边喝茶一边读书,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近年,这座年久失修的旧私塾得以修缮,改造成配备有球桌、棋牌室、书屋、儒学讲堂、健身器材等设施良好、功能齐全、标准统一、凸显特色的社区综合性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深受周边村民的喜爱。
栀子花香飘满径
● 李永清
在公园的拐角处,有一丛宛如优雅仙子的栀子花。这丛栀子在阳光下慢慢舒展出绿叶,花苞似内敛的孩童,羞涩而又充满期待地缀在翠绿的枝桠上,安宁而又满含憧憬。
前些日子,我在工作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无论怎样绞尽脑汁地调整,困局始终如同顽固的磐石无法化解,这让我的内心填满阴霾与失落。满怀愁绪的我,完全没有心思去关注公园里的栀子花,每次路过都是神色匆匆无暇顾及。
一个周末的午后,天空乌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没多久,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雨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砸在松弛的地面上,激起一个个大大的水窝。本来就有些烦躁的心情在这暴雨天气下更加焦灼不安,于是我决定到公园走走,期望能舒缓一下内心的不安。
雨势稍歇,我撑着油纸伞缓缓走进公园。一缕扑鼻的幽香随风吹来,我知道那是栀子花散发出来的独特芳香。顺着香气,我轻轻地朝着那丛栀子走去。到了跟前,雨水正猛烈地冲刷着栀子花,枝干在风中轻轻晃动。有不少花瓣被雨水打落在地,但那些依旧留在枝头的花朵,却显得愈发洁白,愈发纯净。我定神端详这些白色的花朵,花瓣洁白如雪,如绸般光滑。花蕊是淡黄色的,在雨中绽放着动人的柔光,犹如一盏小小的明灯,给人带来希望与温暖。栀子花虽然娇嫩,但没有向暴雨屈服,它们顽强地应对着大自然的洗礼,尽情飘洒着自己诱人的芬芳。
静静伫立间,它们似乎在默默地启迪我,挫折打击是难免的,只要心无旁骛,坦然面对,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高光时刻。
充满五味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天空只有经历暴风骤雨,才能呈现七色彩虹;凡人只有历经千番锤炼,才能变得坚毅执着。我决定重新规划自己的远近目标,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不再气馁,不再彷徨,把平凡简单的事重复做: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重复做好平凡简单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困境终于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当我再次来到公园拐角处时,我意外地发现,那丛栀子花比前段时间更加旺盛了,满园的花朵如雪似玉,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煞是好看。它们虽然每天还要承受来自大自然的考验,但却依然忘我绽放,用自己的生存之道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人在旅程,“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总会历经各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与苦楚。我们要像栀子花一样,勇敢地迎接,不懈地笃行,行着行着,栀子花香飘满径……
电报投稿驻心间
● 陈胜远
时光越走越远,往事渐渐黯淡。作为写稿人、报刊的业余通讯员,唯一的一次“电报投稿”之事让我永驻心田。
那是1999年5月,我参加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江门新会举办的全省人大系统通讯员培训班。培训期间,我写了一篇介绍这次培训情况的消息稿件,来到新会邮电局用电报发给《人民代表报》。电报每字3分钱,发这篇稿件一共用了3元多。待回到平远县时,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同事说我:“人在车场,心在会场,文在报场。”我采写的全省人大系统通讯员培训班的稿子,被《人民代表报》于1999年5月8日在“百字新闻”栏目录用。录用的理由也许是该条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个要素齐全,短小精悍。看似平淡的投稿背后,是作为人大工作者浓浓的人大情怀。作为通讯员,我向报刊投稿,历经手写的20格乘15格的作文纸平信,电传传真,电子邮件和微信的发展路径;走过了每封邮资0.04元、0.08元、0.2元、0.5元、0.8元、1.2元的邮路;按报刊地段的近远,在信封左上角贴上“航空”(加邮资)标识或寄挂号信的邮路。据我所知,就通讯员个人来说,到地方邮电局电报投稿实属凤毛麟角。
电报投稿是我笔端路上的一个标点,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张晓珊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