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平远·程乡

文昌阁(祠)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

在传统的文化视野中,文昌信仰的兴衰和科举制度的兴衰休戚相连。隋唐,科举推开之后,文昌信仰便大行其道。建县于1562年的山区小县平远自然也不例外。这座素有“小邹鲁”之称的人文小城,仅有史料记载的文昌阁(祠)就有26处。然而,随着清末维新运动废科举、兴学校,20世纪50年代“破四旧”等运动,文昌阁也命运多舛,或焚于战火,或年久坍塌。最近,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开展田野调查发现,26处文昌阁(祠)中,保存完好的仅5处。这些散落在平远乡村的文昌阁(祠)犹如文运之神,守望着平远大地千年文脉,延续着耕读传统。

藏身乡村添古韵

古人认为,文昌星主文运,与学问、文章、科举相关。修建文昌阁旨在祈求文昌庇佑,期盼一地人才辈出、文风昌盛。同时,文昌阁(祠)也是文人雅士聚会、吟诗作画之所,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功能。古人尊崇天象,视文昌星为吉星,主掌文运。为得其庇佑,遂建文昌建筑,以祈文风昌盛、人才辈出。

据《平远县志》《全粤村情·平远卷》记载,平远关于“文昌”建筑记载共有26处,其中最早的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建于东城上(今仁居),由知县姜鲤腾建。最晚的是清道光八年(1828)建于八尺南塘村九富石文昌祠。现保存完好的有仁居邹坊文昌阁、大柘坝头圩奎文阁、大柘坝头樟演文昌阁、八尺水口文昌阁,八尺南塘九富石文昌祠5处。

笔者在调查时发现,平远文昌阁(祠)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是科举时代的产物。这些文昌阁(祠)都是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等学说进行选址、设计,集办学、镇水口风煞、祭祀文昌帝君、祭祀天地之功用。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清代的建筑技艺。且经过百年风雨冲刷,这些建筑均不同程度受损,保存完好的近年都经过修缮,且大都列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保存完好的5处建筑中,要数仁居邹坊文昌祠最具规模。

邹坊文昌祠(现名邹坊文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于2002年,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主体为木质框架结构,高20多米,共四层二厅十六间,外形平面呈六角形,主柱四条,石质柱基,三层重檐,攒顶尖,穿斗式梁架构,亭顶呈葫芦状,为四层砖木楼阁式祠堂建筑,形制奇特,独具一格。

位于大柘镇樟演村与贤关村交界处坝头河边的车头坪山上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向北,通高21米,为五层楼阁式塔,各层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相间叠涩出檐。平面八边形,外边长3.29米。底层塔腔为壁内折上式。每层塔身内北偏西20度方向设有券拱门窗户,东、西方向二、三层置圆形通风孔,底层北偏西方向设门,门额上镶有花岗岩石阴刻楷书“文昌阁”匾额。

同样位于大柘镇坝头村圩下长生寺侧的奎文阁,建于清代,为五层仿楼阁式砖室塔,平面八角形,底层外边长3.29米,层与层之间用菱角牙砖与挑檐砖叠涩出檐,每层塔身北面设券拱形窗户,东西方向二、三层置圆形通风孔,塔腔设螺旋式石级台阶。底层北面设大门,门顶置有花岗岩石阴刻楷书“奎文阁”匾额。

崇文尚学源远长

据史料记载,平远之所以建文昌阁(祠),就是为了祈求文昌庇佑,聚文气,兴文运,正教化,期盼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正是在文昌阁(祠)倡导下,平远对文昌信仰得以延续,科考也一时兴盛,推动了平远文化教育的发展。据《平远县志》记载,平远自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县后,考取进士5人,其中清代4人。考取文举人70多名、贡生214名、秀才1760多名。进入近代后,平远有“小邹鲁”之称,仅2005版的《平远名人传略》一书便收集了100多位名人的事迹。明清时期诗书弦诵之声,周乎境内;清末民初,废科举、创新学,大开新潮风气之先。平远文化名人、科技精英不断涌现。学界泰斗、哲学名家吴康博士就出生在平远东石,其学术水平有“南吴(康)北胡(适)”之称。驰名世界的航空自动控制专家、航空教育家林士谔,由其创立的“高阶方程劈因解法”,被世界公誉为“林士谔法”,至今还为航空器设计时所引用。还有在南洋创业、白手起家、成为巨富的姚德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爱乡的华侨,他们情倾桑梓、赈灾兴学、修桥赐路,无不慷慨解囊捐资。平远的名人如繁星,难以计数,令人景仰。

时代变迁易功能

笔者在走访时不少当地群众介绍:文昌阁在建造之初,是用来祭祀文昌帝君的。每年各地供奉的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县令、学宫官员和当地文人学士便到此奉祀。逢读书人开笔、科考之年,学子们也会到此顶礼膜拜,祈求文运亨通、科场高中,光宗耀祖。蒙学儿童如果性情顽劣、成绩不理想亦可供奉文昌帝君,在供奉之时,可选用供品“葱”(象征聪明)“芹菜”(代表勤奋好学)“肉粽”(代表高中状元)。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各地文昌阁(祠)功能也渐渐变迁。今天的文昌阁功能,不再是旧时纯粹的科举功名利禄,也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中考高考祈愿祈福,更多的是对见证地方重振文运的渴望,守望文脉的期许。

如仁居镇邹坊文祠,民国期间在此办过小学、设过邹黄乡公所、邹坊乡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为邹黄公社、邹坊公社、粮食仓库、邹坊大队、邹坊管理区、邹坊村委员等。在1929年至1930年期间还变身为邹坊农会旧址,见证了红四军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暴动和农会干部、赤卫队坚持对敌斗争,为苏区红军送盐、送药的革命史实。如今,昔日的红色革命遗址再度变身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新形势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实践场所。

除了邹坊文祠,其他文昌建筑失去祭祀功能后,已主要成为平远乡村景观建筑,不少文人墨客多登临此处眺高观景,吟诗作画,成为乡村一景。

纵观几百年的时代变迁,文昌阁(祠)从建造到发展至今,无论功能如何变化,始终是学问和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崇敬与追求。

(朱双玲 潘梦志)






行走在夏日的时光里

□肖鹏

夏天,一个被阳光热烈拥抱的季节,总让人联想到无尽的热情和喧嚣。然而,在离我住处不远的鸭嫲桥一带,我却找到了难得的静谧。清晨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田野显得格外凉爽。我独自一人过了桥,走在一条依着弯曲的小溪向远处蜿蜒延伸的小道上,这里,没有广场上高音喇叭伴奏的喧嚣;没有亭廊里吹拉弹唱的热闹;也没有林荫小道上健身者你来我往慢跑快走。独步小道的我用眼睛追随着小溪里波光潋滟的水面,草色葳蕤的繁茂,路边的草尖上还挂着细细的水珠,成片的稻田里谷穗已经开始低下了头弯着腰,稻叶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稻草的味道。我很喜欢草木的味道,青涩里透出无边无际的希望,春来时,青草发芽,到了夏季,草木就蓬蓬勃勃的,生机盎然,让人喜悦。

我随手把路边的狗尾巴草折了一截,放在嘴里,草茎的汁液在唇齿间生出让人回甘的味道,我的思绪在回甘的味道中飞扬起来。记得每到夏天,我会回到幼年时的村庄,那时的村庄,仿佛是一位温婉的女子,一袭宁静与淡然的妆容。村庄周边的景物,也都随着这份静谧而变得柔和起来。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沉静而庄重的美;近处的溪流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轻柔而悦耳的歌声。我最爱在槐花树下静坐,看风吹暖夏;在青草地里平躺,一边观天空蔚蓝,一边呼吸着弥漫泥土芬芳和花草清香的空气,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世外桃源。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多么庆幸,庆幸我有一段关于乡村的记忆,有一段属于乡村的童年,懂得草木的深情与慈悲。

随着岁月的流转,曾经的乡村放牛娃转眼也步入了成熟的年龄。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在交织着欢笑和泪水、成功与失败的交响乐的旋律中蓦然发现自己,有多久了,不曾这般悠然自在?有多久了,没能如此宁静淡然?

尘世的烦扰,让每个人都忙忙碌碌,或追求那些有形黄白之物,或贪图无形的虚名虚音,忙得都没有时间稍微歇息一下。“夏日悠长伴虫鸣,浮华褪尽绿飘香。”这不,今天,我总算可以暂搁烦琐的杂事,逃离喧闹的人群,独步碧澈的溪岸小道,在走走停停的平静中,任由思绪飞扬;在流连慢赏的欣喜时,自然心生惬意。此时此刻,我和我的影子,互为陪伴,我和我的心,窃窃私语。任由那些叫不出名的小虫,捉迷藏一般在我的身边活蹦乱跳,时隐时现。看那些缤纷靓丽的花花草草,随风摇曳,翩然曼舞。即使有热浪随着太阳升起而潜入又有何妨?

王阳明曾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与其把自己置身于骄阳似火中,不如择一隅幽谧,看微风拂过的轻柔;让自然的馨香,随着夏的繁盛一点点渗入;让浮躁的心,在清晨露珠的清凉间,沉淀下来,寻一缕清芬,觅一丝清净,看自己喜欢的风景,过自己习惯的生活,心怀草木之心,无惧风雨,欣然面对,该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抚了。






漆园深处有泉源

□吴小平

水是生命之源。大宇无垠,大地永蕃,江河不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如斯。但作为个体的生命,来时来,去时去,有生有死,有来有终。当唐代诗人张若虚写下“江畔何年初照月,江月何年初见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发出时空无限,生命有程的感喟时,在告诉我们所有的有情生命与江河大海一样,都应该有源头:一股最初的冒泉,一个生命的起点,一根精神棚舍树起的第一个木桩……因为它们,我们人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人类精神的绵迭之继,才可以大河长流,亘古不竟,千载不竭。

翻开中华文明史,我们读到老子的故事。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成之。当然,这个故事会令人扫兴:《老子》全书五千言,竟是被守关官员作为“买路之资”强求之下的急就章,所以言简而旨远。再有是孔圣人,夫子述而不作,但一部《论语》,成为中国读书人的至高经典。“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儒家后学们所坚信的。不管怎样,这两位老人的学说给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最早植入了文化细胞与基因,与黄皮肤黑眼睛一样,成为中国人的本原性特征与符号。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很幸运,有一个历时三百年的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在诸侯们纵横捭阖争雄称霸的背景中,产生了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国人文精神的源头。大地出泉,百川涌汇,终至汩汩汇合,乃有黄河长江,源远流长,浩荡不息。

不枯不竭方为源。今天,让我们放下老子、孔子,去寻觅一个来自漆园学深处的另一个源头:道家的那口泉眼。

道家学说,追寻到老子那个源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对老子生平的了解,其实很多还得靠庄周先生的《庄子》。庄先生是老子思想的继承人,老庄相并,成为一称。老子破土出源,庄子鼓升涌泉。此后几千年,《老子》一书,不断被人运用到现实政治中和权谋角逐中去,好在《庄子》无此“幸遇”。所以老子精神之泉,应该是在《庄子》那里才成为泉流,得其正,也得其清。

写出《庄子》的庄周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一般都是性情中人。所以,庄子有时作为文学家的庄子和作为思想家的庄子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孔子曾对人说他自己:“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但夫子毕竟有贵族血统,经济上至少还有基本上的保障。即便早年丧父,仍有资格入学,接受礼乐射御书数数六艺的普及教育。而庄子虽也属“士”阶层,但当历史走到战国中期,士人已经失去过去由几户甚至十几户农民供养的生活待遇,必须自谋其生了。因此,庄子一生都过着粗食布衣的清贫生活,很多时候,竟连粗食布衣也难以为继。春荒三月,青黄不接,家无存粮,几成饿殍,“庄周家贫,故行贷粟于监河侯。”这就是庄周先生的生活。(《庄子·外物》)庄周先生厚着脸皮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慷慨相应”:“好啊,等我收到租税之后,我就借给先生三百金。”这完全是带着侮辱意味的拒绝和戏弄啊!面对临河侯的嘴脸,庄子的回应是给他讲一个故事,他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看到路上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它说,我是东海的波臣。我现在困在涸辙里,你能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对它说,当然可以,但得让我到南方去说动吴、越的国君,让他们引西江水来迎接你。这条鲫鱼生气地说:我现在失去了滋养生命的水,不幸困在这里,我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你却要我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地方找我呢!”这就是庄子!在最难堪的境遇里也不失智者的幽默与峻厉。给我们留下了一条“涸辙之鲋”的成语。这多么有意思!

又一次,庄子穿着补过破洞的粗布衣服、用麻绳绑着破鞋子去见魏王。魏王说:“先生,你怎么落魄到这个样子啊?”庄子说:“这是贫穷啊,并不是落魄啊。读书人有理想却不能够得到施行的机会,这才是落魄呢。衣服破旧鞋子破烂,这是贫穷,但不是落魄。这就叫作生不逢时。您没有看见跳跃的猿猴吗?当他爬在楠、梓、豫、樟等大树上的时候,攀缘着树枝,在那里自得其乐,即使善射的羿和蓬蒙也无可奈何它。等到它跳落在柘、棘、枳、枸等多刺的树丛中时,小心谨慎,内心还战栗不已,这并不是筋骨受了束缚而不灵活,乃是处于不利的情势下,不能够施展它的才能呀!”在庄周先生看来,贫穷似乎是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生存常态,“士有道德而不能行”才是生命中的最大遗憾。

面对这样的时代,一代伟大的知识分子,他能担任的职位是一个叫“漆园吏”的官职。这就是那个时代给予的报酬!(待续)

编辑:李佳雨(实习)李舒宇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