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平远·程乡

风雪大畲坳(冯锡权 摄)

家训家风与家教

我的父亲陈腾凤


●吴小平

如果要在中国传统中选择一个优质的东西,上有益于治国安邦,下有用于敦风厉俗,达官贵族与黎民百姓皆受其益,那应该就是“家训家风与家教”了。

中国传统是极讲究家风家教的。旧时代嫁娶婚配,要门当户对,讲究双方家世名望,更讲究的是家风家教之泽养。有优美良好的家风家教,才有贤女佳儿。“好地长壮苗,好水养金鱼”这道理谁都能懂。

传统中国文化里,涵养一个好家风,家规最重要。家规就是一家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嘉言善行可以发扬光大,哪些言行举止不该出现,细到一粥一饭,坐行起卧,交朋结友;大到家业经营,读书从仕,出将入相。这些家规有的靠代代口耳相传,有的形诸笔墨。这些形诸笔墨的家规便是中华文明家教文化的结晶。

中国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儒家学说中的“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做出一番千秋事业。在儒家看来,目光远大,还要脚踏实地,这个“实地”不仅是个人才智,还得先“齐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规家训的功能就是“齐家”之用。更前一步,“欲齐其家,必修其身”,家规家训正是把家庭活动作为道德训练,形成道德自觉的第一营地。《颜氏家训》说制定家训的宗旨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望子成人以至成龙,也从家风开始。培育好家风,便可以进以处世进取,退以修身保业,其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

说起家训,最有名的应推《颜氏家训》。它早已从一家之训成为家家之训,为中华家训文化中的重要章节。有人用“一个父亲的叮咛”来形容它的殷切之情与寄望,概括它的内容与旨意。而论起家风,颜之推之后的颜氏一族,从他的两个儿子颜思鲁、颜愍楚算起,自晋至唐,志行高洁,学博才精,文武兼备,代有杰出人物出现。特别是其六世孙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在安史之乱中为赴国难,挺身而出,不辞生死,一门忠烈。《颜氏家训》不枉其良,颜氏家风不愧其泰。今天,我们面对它,依然不能不敬之仰之。

家训为一家之生息法度,家风为一家之学问精神,成就一家一族上出之路的同时,也成就一方水土民风,甚至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物影响国家民族的命运。杰出的例子就是苏常一带的钱氏家族。五代十国盐贩商人钱镠投身军旅,横刀立马建立吴越国,钱家就进入王侯世族之列。通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世家巨族,即兴即灭,中道崩绝,人衰家败才是常态。但是就有钱镠这么一族,祖孙五代为钱王,王族血脉能够绵延千年,代有人杰,不可胜数。据统计,就在近现代史上,钱氏一族,院士级学者就有一百多人,至于政商两界杰出人物,也是不可枚举。钱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兴旺千年,珠玉相继,其“定海神针”就是钱镠六十岁时所立家训八条。当然,其后裔对家训的重视也是极为关键。

客家人原是中原旺族而来。晋代以来,客家人因为诸多原因不得不离开中土,往南迁徙,最后落脚于蛮荆瘴疠之地,以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经过艰辛砥砺,以中原文化为根基,以“尊祖敬宗、耕读传家,勤俭兴家”为旨脉,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要义,形成各家各姓的家规家训,营造出最贴地气、最深厚温暖的家风家教。各家各姓之间,细微处或有差异,但以“礼义廉耻”为立身根本,“孝悌仁爱”为做人信条,却是完全相同的。

“昔称幼学,早训家风”,家庭教育要从孩幼开始。孩子呱呱坠地,是为人父母者带到世上的,靠父母养育其身,更靠父母养育其性。所谓“幼承庭训”“家风由父”,说明良好家风应由父母的言传身教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不教,父之过,女不教,母之错”。“生子不教如养驴,生女不教如养猪”,这些俚语俗谚也是家训,言粗意不粗,而且直击要害。只可惜当下很多做父母的或只顾赚钱不顾家,或身在麻将台、心在酒色中,说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为自己玩物丧志,败坏家风寻找说辞。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日益现代化的社会,在物质上给我们带来了富足与便适。我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生存中很容易丢掉传统。看看当今之世,为何会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陷入财色,堕入贪赃枉法,就会觉得“世风不古”“德教迷失”并非腐儒之叹。家训之不念,家教之不讲,家风之不蕴,正是当今社会诸多不良的症结所在。需知国家民族的进步,端赖千百万家庭,借鉴传统家教文化,涵养塑造好家风,进而扩大到乡风民风乃至国风。如果每个家庭都认真对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呼吸到良好的家风气息,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嘉言善行,给他们的心田与命运种下良因,一代一代地构成优良美善的精神风骨,那每一个人都会是有福之人,国家民族也就不仅仅只有强盛,而且还有每一个个体的幸福。




我的父亲陈腾凤


●陈国仁

1949年平远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平远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的干部们肩负着全县人民的重托,为兴修山塘水库、河堤水圳、公路桥梁及恢复生产组织力量,发动群众,筹集钱粮。其中有一位年近半百的干部,身穿灰色中山装,显得精力充沛。他处处奔走,不辞劳苦,事必躬亲,他就是我的父亲——建设科科长兼县农业推广所主任陈腾凤。

陈腾凤,平远县大柘镇超竹西河村泉水塘人,1902年生,自幼勤奋好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山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图书馆管理员,后在广东广西各地中学和农校任教,传授农业科学知识。

1933年,黄遵宪的从弟黄遵庚创办梅县农业初级职业学校(后改为省立),面向全国各地聘请农业专科精英任教。得知陈腾凤的教育背景及教学经验,遂将其聘请回梅县任职。

1944年,平远县国民政府为褒扬忠烈、纪念抗日战争英烈黄梅兴,在平远东石乡筹办平远县立梅兴初级农业学校,黄梅兴遗孀赖伴梅亲任筹委会主任,后聘请陈腾凤为校长。陈腾凤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放弃了梅县农校的丰厚待遇,接受家乡农校的聘用。开办之初,农校因欠缺经费,教学设备不齐,校长和教职员工的工资经常无法准时发放,但为了办学育人,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1946年,陈腾凤和平远县国民政府向广东省国民教育厅和广东省国民政府申请平远梅兴农校与平远子青职校合并,并升级为“广东省立梅青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47年9月经广东省国民政府第十届委员会第一三六次会议决议通过,并委任陈腾凤充任校长一职。由于办学成绩突出,11月,广东省国民政府委任陈腾凤为平远县国民政府教育科科长。1948年7月,省立梅青农校由东石迁往坝头新校址。

陈腾凤在平远任教任职期间,与聚星学校校长陈周桢、教师陈玉堂(共产党员)接触密切,接受了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泉水塘私家果园设立秘密交通站,供地下党开会和接头,并保护他们安全。

1949年5月14日,平远解放前夕,西河村民兵为解放平远扩大宣传,到东石圩张贴标语。陈炳昌等3人接受武工队的任务,散发革命传单,恰遇国民党平远县县长黄纯仁带保安团30余人来到东石,陈炳昌在被敌发现受追查之际,跑到梅青农校,得到陈腾凤的掩护,得以脱险,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1949年5月22日,平远第一次解放,陈腾凤被委任平远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当年全县分四区十二乡,平远是农业山区县没有工业,又是怕旱县,必须对全县各乡的农田、山塘、水库、陂头、河堤、水圳、水车、水闸等作详细调查,陈腾凤翻山越岭,亲临现场,设计方案,测量计算,全县各乡镇都有他的足迹。

1950年春节前,坝头河堤加固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陈腾凤带领技术员一起去现场巡视,道路泥泞,技术员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掉进河里,陈腾凤赶忙上前一拉,结果两人均倒在河堤上。技术员没有受伤,陈腾凤的脚踝却碰在石块上流血不止,两人坚持在工地上巡查,民工们很感动,热情高涨,都表示要加油干,争取年前完成加固工程。

除发动各乡群众大力兴修水利之外,陈腾凤还适时推广水稻良种,普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金山粘、学老禾、东莞白、二江早等水稻良种都在全县推广种植,水稻产量提高9%以上。同时发动群众制作山草堆肥,解决当年肥料不足问题。当年农药稀缺,农田病虫害主要是靠人力捕捉和灯火诱杀为主,建设科曾动员平远一中及铁民中学师生几百人下田捉卷叶虫等,减少水稻损失,达到一定效果。




三角梅


●刘国浩

途经漳州古城,适逢第八届漳州市三角梅展览。

我们紧随着一波来此观展的人流,穿过一段古色古香的街道,无暇顾及古街两边各式耀眼的店招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径直来到展区——文庙泮池广场。

冬日的漳州城,阳光和煦。但见展区内的三角梅花竞相怒放,淡红、大红、紫红、淡黄、乳白色的花儿以及各式各样的盆景造型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摩肩接踵的游客在五彩缤纷的花海中流连穿梭,观花、赏景、聊天、拍摄。近处,一台仿制古筝后面,有位窈窕淑女正模仿着古装剧桥段抚琴低吟浅唱,情节撩人;几位古稀长者,围拢着一棵2米多高的紫红三角梅端详品味,侃侃而谈;前边,一群青春少女在红心造型的一段花廊中追逐嬉戏,传来银铃般的笑声;更多的是前来打卡的年轻情侣或小家庭,在这儿悠然漫步。

三角梅也叫宝巾花、簕杜鹃等,我向来很喜欢。其花型既像叶子,又像花朵,它不以芬芳著称,而是以其花型和花色取胜。从美化环境角度看,不论景区、公路、房前、屋后,抑或庭院、厅堂,三角梅开花既繁盛又耐久,植株造型可塑性强,确是很好的种植品种。

以前,我家院子及阳台都有栽种三角梅,它那花团锦簇的情景常常抬眼可见。近年随着年龄渐长,迁住进电梯套房后,暂时未能匀出适合的地儿栽种。不过,我们小区楼下及附近街道,都能欣赏到美丽的三角梅,每每看到有比较上眼的,我也总是会拍摄下来反复地品味、欣赏。

1989年初,我的家乡平远县还将三角梅花确定为县花。其生命力旺盛、粗生易长、开花多、花期长的特性,象征着平远人民热情开朗、坚忍不拔、顽强奋进的精神。三角梅还具有散瘀消肿、滋养肌肤、活血调经的药用功效,深受众人的喜爱。

“先生,麻烦您帮我们拍个照好吗?”一对年轻情侣看到我手持单反相机瞄着三角梅对焦、拍照,认为我是个“专业”人士,可能摄影技术比较靠谱,向我发来询问。其实,我只是沾了稍大体积的照相机的光而已。目前市面上逐渐流行的微单相机,体积都已经缩小了好多。“就用我的手机拍吧,这样我们才好拿到照片。”年轻人把手机递了过来。我一边应允,一边取景构图,认真帮他们“咔嚓”了几张。

转至一片地方稍宽、花色特别艳丽的三角梅盆景处,我在石栏杆柱子上放置好相机,与爱人肩靠肩站好,打开自拍延时功能按钮,定格出一张糅合了漳州美景与平远县花内涵的夫妻合影。




岁月如歌


●张生红

新年的清晨,我被小鸟的呢喃和淡淡桂花香唤醒,晨光早已洒满床,被窝暖如春,我赖着不想起床。每天早上,我都喜欢赖一会儿床,尤其是节假日,更痴于冬日,像个起床困难户,我认为,独自静静地赖床算是对假期最基本的尊重。赖床最是能让慵懒的思绪飞扬。飞得高,看得远,想得美。放任思维腾云驾雾,天马行空,飞到那九霄云外去。

二十多年前种下的老桂花树紧挨着我的窗户,已有两层楼高,每年从中秋到春节,桂花总是不知疲倦地绽放着,根本停不下脚步。桂花的芬芳,常常让我感慨万千,做人如桂花多好啊,饮朝露、餐晴晖,淡淡地与世无争,静静地做自己。昨夜星辰昨夜风,料定,此刻已是人闲桂花落了。总有一缕清风读懂了我的心事,带我走过满怀希望的一天又一天,岁岁年年,我已被世间温柔相待。金桂的芳香,能净化我的心灵,深深懂,浅浅喜,静静爱,岁月方能如此静好。

尽管岁月如诗,一首又一首,总也写不尽人生的喜怒哀乐,道不完的苦辣酸甜。纵然走笔成章,也不能阻止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未能左右月儿的阴晴圆缺。回头望望,沧海茫茫。迎着2024年的春风,乘风破浪,扬帆启航,奋勇前行,重新打开自己的生命能见度,有道是“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我常常在想,我是否有一天能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家乡的大山,或许才是我的归宿。余生何去何从?明天或意外到底谁先到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常萦绕心头。

岁月如歌,任花香醉人,假日消磨,你恩我怨几许。无聊甚,当寄语歌一曲,我又想起艾米丽·王嘉宝空灵唯美、犹若天籁的童声版《醒来》歌曲:“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笑谈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人生是无常的醒来。”初听,人生似乎已经活明白了;迷茫时,再听,仿佛已经开悟;困惑时,复听,又人间清醒了一回。周而复始,歌词走心,感人肺腑,百听不厌。

待华灯初上,谁能许我地老天荒。盼星星,也盼月亮。没有星星的夜晚,月亮又何其孤独。人生在继续,我还在期许,星月虽遥远,至少看得见。虚无缥缈的你,在哪?我却看不见。宁愿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应该安然每一分钟。多想目之所及有星辰大海,心之所向能繁花似锦。还是当下只管当下事,且惜眼前桂花香吧!花香间,春风十里已不远,庭院中,万物生长靠太阳。而我,靠一缕香,一壶茶足矣。待我备上一盏香茗,风也温柔,茶也清香,一起品茗可好?

都说闻香识女人,且让我用十分的真诚和热情用心体会生活,对余生能永远充满美好的憧憬吧。养花是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养花即养心,赏心又悦目。幸甚至哉,当歌以咏志。

走,新年伊始,起床种花去!




玄子的诗与远方(八)


●谢沐军

在饭店的厢房里,玄子和宋依依边吃边聊。两人都谈到了自己的女儿,宋依依与林文雄生了一个女儿娜娜,大学毕业后自费到美国留学,都快一年没回来了,心里很想念她。玄子说起女儿贝贝,满脸愧疚,说自己缺少对她的关爱,很少陪伴她。贝贝从小学到高中的家长会,他都因为单位加班或其他原因没去,都是易月兰一人去的,贝贝曾为此事对玄子有过怨言。

玄子和宋依依吃完饭正要回来时,宋依依的手机响了,玄子无意中瞧见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是金总。宋依依惶惶然瞥了玄子一眼后,挪到楼梯旁边接了电话。玄子依稀听到电话那边一阵嘀咕,宋依依说她在外面朋友那里呢。对方继续嘀咕了一阵后,宋依依刚想解释,又瞅了瞅站在不远处的玄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她干脆把电话挂了。宋依依挂了电话,怔怔地盯了玄子一阵后,对玄子说朋友打来电话,有急事需要她过去帮忙,让他自己打车回去。

饭店距玄子下榻的旅馆不算远。玄子看时间还早,决定步行回去,顺便领略一番沿途的风景。时序已是深秋时节,街道两旁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泛出黄褐色,一阵微凉的晚风吹来发出簌簌的声音,有点肃杀而苍凉。

玄子大致知道旅馆的方向,沿着东隅那条长长的河堤走去,走了约莫一个小时,看看周围的景物,发觉还是出发的地方。这才意识到刚只是兜了一个圈。晚饭时,玄子和宋依依都喝了不少酒,酒劲现在才充分散发,他感到有些醉意,加之走了那么长的路,顿觉全身无力,脚下软绵绵的。

玄子在微醺中,望着沿江两岸那一幢幢高楼里闪耀着的灯火,感到有些窒息和烦乱。一时摸不清回去的方向,索性在河堤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来。这时一位少女和一对中年夫妇在他面前缓缓经过,玄子心想这应该是一家三口在散步吧。那位少女欢快地挽着父亲的臂膀,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而做母亲的则在旁边一脸幸福地听着。玄子对这一家三口投去羡慕的目光,同时想起了易月兰和贝贝,不知她们现在在干什么。

玄子在石凳上坐下不久,又立起身来,他想应该回去了。正当他决意打车回去时,宋依依打来电话,问玄子回到旅馆了没有。玄子讪讪地告诉她,说还在河堤上转悠呢。宋依依要玄子发个定位给她,不久,小唐开车载着宋依依出现在玄子面前。

宋依依不想立马回去,提出到河堤上再走走。玄子怏怏不乐,并不想理睬她,但经不起宋依依一番哄劝,还是勉强跟着去了。起初,他俩谁也没有说话,各自想着心事。走了一段路,宋依依打破沉寂的气氛,她向玄子解释说自己刚处理完朋友的事,就赶回来了。她说原本是想到旅馆找他的,没想到他还没有回去。说完,宋依依做出撒娇的样子,上前紧靠着玄子的肩膀,把一只手伸进他臂弯里勾在自己胸前。

玄子联想起她与金总的那种暧昧关系,好像身上有只苍蝇般令人讨厌,他轻轻地把臂弯里的那只手掰开,宋依依好像受了委屈般瞪了他一眼,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和尴尬。这样僵持了片刻,玄子心想还是把话挑明。他转过脸看了她一阵后,问她你与金总究竟是啥关系啊,整天神神秘秘的。宋依依听到后露出慌乱的神色,她知道自己瞒不过他了。

宋依依好像受了委屈般,用手掩住嘴巴嘤嘤地低泣起来,说她一个女人家在社会上打拼是多么不易。接着她向玄子承认了她和金总的关系,确实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关系,那都是迫于无奈。多年前,她和林文雄开办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宣布破产。林文雄去世后由她承担的债务有好几百万元。那时女儿娜娜刚考上大学,老父亲又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笔钱。在这期间,她在闺蜜家里认识了搞丝织行业的金总,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当地丝织行业的老大。金总见到气质高雅的宋依依后,喜欢上她了。金总嬉笑着脸趋步上前,请求她留个联系方式。宋依依觉得他是闺蜜老公生意上的伙伴,出于礼貌不好意思拒绝,便把手机号码告诉给了他。

金总自那次后,时不时给她来电,对她嘘寒问暖。金总通过关系拿到了宋依依的住址,隔三岔五拎着一堆贵重的东西上门,放下东西后,对她问候几句又回去了。宋依依说,开始接触金总时,没有给她留下好印象,但与他的几次交往,便逐渐放松了戒备,开始接受他的宴请。一次宴席上,金总耍尽手段把她灌醉后,强行占有了她。宋依依说到这里,拿出纸巾拭去泪水,望了望旁边表情漠然的玄子。她说金总为了达到长期占有她的目的,耍了更低劣的手段,把那次他俩在床上的事录了下来。为了保住声誉,她就忍着,从不敢对人提起。金总达到目的后反而对她更好了,经常带她出去见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还让她进他公司协助管理。前些年,他了解到她老家村子有种桑养蚕的传统,就在村里投资开办了一间丝织厂,并且由她负责管理。


编辑:张茵晴(实习) 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