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好“柿”成“霜”!

村子里到处都可见到村民晾晒、加工柿饼的忙碌场景,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和甜蜜的味道。(受访者供图)

时值初冬,在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仓子下,到处都可见到村民晾晒、加工柿饼的忙碌场景,村子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和甜蜜的味道。

柿子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挂在树上。

阳光透过摆满柿饼的竹架,帮助酝酿甜蜜果实。

从村口驱车蜿蜒六七公里后,便到了畲脑村仓子下,红彤彤的柿饼遍布院子、阳台和屋顶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红红火火的丰收景象。在村民吴承艘家门口,竹架上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已经削了皮的柿子,门坪成了一片橘红色的海洋,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从事柿饼加工已超四十年的吴承艘,是地地道道的“晒柿专家”,他告诉我们,每一个柿饼都要经过选果、削皮、摆晒、翻揉、晾晒等10多道工序,非常耗时。

吴承艘在灿烂的初阳下、古树参天的山林间晾晒柿饼。

“柿果要自然晒三天左右,我们会把柿果稍微捏一下,更好促进柿饼的糖分生成,提升柿饼的口感。”上午阳光正艳时,吴承艘开始动手“捏心”,将柿子一个挨一个捏成扁饼状,让柿饼充分糖化。

柿饼在阳光和冬日温差酝酿下进一步糖化,并逐渐在外皮上霜。

据了解,当地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加工柿饼,选取果形端正无伤优质果,经过去皮、晾晒、揉饼、出霜等环节,历时20多天加工完成。由于当地一直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晾晒好的柿饼圆润饱满,底色深红,白霜如雪,入口软糯,营养丰富,老少喜食。“每年立冬前后摘柿子,我家的柿饼都靠纯天然晾晒,很受客户欢迎”,吴承艘拿起一袋包装好的柿饼介绍道,“市场价每斤均价25元,现在已经销售了1000斤了,有一半是通过网上售卖。”杮饼不但畅销本地,还名声在外,逐渐走出围龙,走进大湾区寻常百姓家,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文:袁志鹏 张展奎 曾雪玲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袁志鹏摄

编辑:刘家豫(实习)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