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讯 12月27日—29日,“传承爱国精神·共话民族复兴”──纪念丘逢甲诞辰160周年系列活动在蕉岭举行。活动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广东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指导,广东丘逢甲研究会主办,梅州市海外联谊会、梅州市台港澳事务局、中共蕉岭县委宣传部协办,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县台港澳事务局承办。来自全国台湾研究会和省、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台胞台属代表、丘逢甲后裔、媒体记者等共计13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缅怀我国近代著名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先生,传承和弘扬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同胞同心、同向、同行。
活动现场。(丘林强 摄)
28日上午,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座谈交流会议在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分为两节,第一节会议上,各领导嘉宾上台致辞。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丘逢甲嫡孙)发表致辞。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逢甲嫡孙)丘应桦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丘逢甲的一生:“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纪念我阿公——丘逢甲先生诞辰160周年活动,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两岸统一、兴学强国建立的不朽功勋,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家乡”这个词对丘应桦来说意义深重,他表示,“我是梅州蕉岭人,我的父亲是在蕉岭出生的,没有这个地方,就没有我的今天。”
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在活动现场致辞。
梅州,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近年来,梅州与台港澳等地的往来日益密切,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欢迎大家常‘转屋下’看看,游览家乡的美景,品尝家乡的美食,唱响家乡的歌曲,感受家乡的发展脉搏,不管走得多远,家乡永远牵挂着你们!”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在活动现场向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发出诚挚邀请。
会上,设计团队详细介绍了丘逢甲故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设计规划,该中心将与丘逢甲故居联成一体,展示丘逢甲生平事迹、爱国主义精神,并联动周边客家围龙屋与客家文化展示区,共同构成完整的文化展示序列与保护规划,从而发挥文化展示与传承等多重价值意义。
活动现场举行了丘逢甲藏品(作品)捐赠仪式。
活动现场举行蕉岭番禺两地代表签订台胞台属交流促进合作框架协议暨蕉岭番禺台胞台属交流促进中心揭牌仪式。
会上还举行了丘逢甲藏品(作品)捐赠仪式、蕉岭番禺两地代表签订台胞台属交流促进合作框架协议暨蕉岭番禺台胞台属交流促进中心揭牌仪式,为传承丘逢甲精神、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平台和载体。
随后,现场举行第二节会议,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丘逢甲先生的后裔等齐聚一堂,围绕丘逢甲的思想、文学成就、教育理念以及其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丘逢甲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也让丘逢甲这一历史文化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嘉宾们到丘逢甲故居参观考察。(徐志宝 摄)
嘉宾们到仓海诗廊参观考察。(徐志宝 摄)
嘉宾们到丘成桐祖居参观考察。(徐志宝 摄)
28日下午,嘉宾们先后前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示范点——丘逢甲故居、仓海诗廊、丘成桐祖居、米香中心(白马学苑)等进行实地考察交流。
在逢甲村,嘉宾们欣赏着村里秀丽山水,感受当年丘逢甲在山水间隐居的悠然自得。丘逢甲曾用诗词“我本山水人,深知山水意。卜居山水间,山水发灵秘。”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之情。
在丘逢甲故居,嘉宾们触摸着故居的砖墙,品读丘逢甲的对联、诗句,深刻体会他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丘逢甲先生的后裔等齐聚一堂,围绕丘逢甲的思想、文学成就、教育理念以及其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话题展开座谈。
全国台湾研究会领导孙亚夫、王卫星,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逢甲嫡孙)丘应桦,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丘洪松,广东省社科联原党组成员、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原会长李鸿生,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广东丘逢甲研究会会长张金超,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梅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等参加纪念活动。
相关链接:
丘逢甲简介:
丘逢甲(1864—1912),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字仙根、号蛰仙、仲瘀,诗文别署“南武山人”“海东遗民”,又名仓海,1864年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他六岁能诗,七岁能文,十四岁应童子试,全台第一,福建巡抚丁日昌赠“东宁才子”印,二十五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被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1889年因见清廷昏愦,百政紊乱,辞官回台,兴教育才。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以“守土抗倭”号召乡里,动员台湾青壮年投入抗日。1895年4月17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让日。丘逢甲三次刺血上书,反对割让台湾,然无力回天,进而倡建义军,率领台民抗倭保台,在新竹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二十余昼夜,弹尽援绝兵败,离台内渡,定居祖籍镇平。
1895年7月内渡后,丘逢甲致力兴办新学,培植人才,先后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讲授新学。倡建汕头岭东同文学堂、倡办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后改为镇平县立中学堂)、创办“创兆学堂”等。
1906年至1911年间,丘逢甲顺应时代潮流,从赞同维新立宪逐渐倾向民主革命,利用职务之便,掩护同盟会反清活动。先后担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武昌首义成功后出任广东革命军政府教育部长。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以广东代表的身份赴南京参加筹组临时政府,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1912年初扶病南归,2月25日在淡定村病故,终年49岁。
丘逢甲生在台湾,根在大陆,综观其一生,他不愧为我国近代一位奋起保台爱国的英雄、毕生以强国复台为职志的爱国志士、诗作宏富的杰出诗人,成绩卓著的教育家;是一位渴求祖国统一与富强而四处奔走呼喊、浴血奋战的爱国赤子,也是一位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民主革命家。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别名心泰平草庐,又名培远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丘逢甲故居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丘逢甲从台湾回到蕉岭时建造,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村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
丘逢甲故居每个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题写的堂名、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向人们展示民族英雄、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生。
丘逢甲故居于1985年被蕉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首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李艳良
图/梅州日报记者:林翔
通讯员:廖静宜 丘林强 徐志宝
编辑:李子莹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