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阵阵锣鼓声,1月2日上午,梅县区丙村镇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棚狮演出,梅州市客家武术馆丙村三堡金狮队的弟子展现了十八般武艺,吸引了男女老少驻足观看,惊叹声不绝于耳。72岁的黄东昌激动不已:“时隔几十年,小时候经常观看的大棚狮又回来了!”
大棚狮表演现场(曾万水 摄)
正裟和狮子(何春燕 摄)
大棚狮渊源
客家人感恩怀德的表演
据市客家武术馆副馆长、大棚狮传承人之一的廖秋奎介绍,大棚狮为客家地区传统舞狮表演,明朝中后期起在梅州地区流行,距今约有500年的历史。相传客家先祖从江西、福建等地流迁至梅州地区时,遭遇瘟疫,疫情肆虐,人兽皆受侵扰,正所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老百姓到处求神拜佛,终于感动上苍,降下长命草,从此瘟疫得到控制。老百姓们欢天喜地,敲锣打鼓,用爆竹硫磺消毒,以舞狮的方式表现万物生灵在围龙屋祖祠门前载歌载舞、各显神通的场景,后来逐渐演化成为客家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表演——大棚狮。
“小鬼”在戏耍、打斗(曾万水 摄)
大棚狮表演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神兽共舞,主要有正裟、跛裟、狮子、小鬼四大角色。正裟是神仙派下的使者,有训狮之责;跛裟是正裟的随从,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狮子是传说中的百兽之王,能够驱邪避鬼;小鬼则由猴王之子担任。在整个表演中,正裟指挥跛裟和狮子,跛裟戏耍逗弄狮子,狮子时而威武时而亲昵,小鬼活跃气氛,他们之间嬉戏打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神兽之间和睦共处的关系。
第二部分为客家人展现刀枪剑戟棍样样精通的十八般武艺。“大棚狮的表演有着深厚的武术底蕴,每个角色的步法、拳法都有一套功夫流派。”廖秋奎介绍,“同时大棚狮也是客家地区独有的文化表演,第二部分的表演源自客家人早期为抵御外敌,年富力强的男子人人习武的历史。”
衰而复兴
客家人客家魂的传承
这样古老的客家传统文化表演活动,网上却查询不到任何资料。“习武之人胸无点墨,大棚狮的历史渊源和招式都是师傅们一代代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并无文献记载。”廖秋奎解释道。
丙村素有悠久的大棚狮表演历史,鼎盛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能有20多个狮棚表演,62岁的丙村人廖智勇回忆:“一天能表演六七场次,非常火爆。”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棚狮的表演已难以维持狮棚的生计,表演者另谋出路,大棚狮逐渐衰落。
14岁就习武接触大棚狮的廖秋奎,练了大半辈子的武术,由小时候对大棚狮懵懂的理解到如今主动担当起复兴大棚狮的使命,他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丙村人,我是客家人,趁我还能发挥余光余热,绝不能让大棚狮在我这个时代消失。”2018年,他和温文春两人召集过去的武术弟子,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操练大棚狮表演。
但大棚狮招式都是老师傅们口头传述,要想重现地道的大棚狮表演难度很大。廖秋奎根据自己的回忆,同时汇总各类表述,系统整理,不断排练,终于呈现出了这场在丙村镇上演的大棚狮。
展现客家人的十八般武艺(何春燕 摄)
为了进一步推广大棚狮表演,廖秋奎和温文春还接收8岁至15岁的学生,组建少年班底,“客家传统民俗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温文春笑道。
12岁的小观众曾涛看后意犹未尽:“听爷爷奶奶讲过大棚狮,但这次是第一次观看,表演非常精彩!”
表演结束时,廖秋奎和温文春带领大棚狮全体表演人员向观众深深鞠躬,这场“消失”了近30年的大棚狮重返舞台,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报记者:何春燕
通讯员:曾万水
编辑:张莹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