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解难不回避,为民谋利不缺席!大埔创新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答复,有你这句话,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就放心了。”近日,大埔县高陂镇党溪村村民向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反映李光耀祖居周边垃圾处理不及时问题,当天,高陂镇就联系环卫部门走进该村及时解决了村民的烦心事。

人大代表一心为民的作风、真心为民的情怀,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现在有事就找人大代表联络站,没事进站“拉家常”已成为大埔县一道靓丽的风景。

近年来,大埔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工作部署,精心谋划、勇于创新,致力更好服务代表、联系群众、收集民意、解决民困,不断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大埔特色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品牌。


高陂镇打造的人大文化主题长廊,广泛宣传人大制度。

高标谋划

全面建成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去年夏季连降暴雨,造成三河镇梓里村主村道大面积崩塌,导致5000多名群众无法出行。

“路塌了出不去,这可怎么办?”村民们心里焦急却无可奈何。电话里说不清现场情况,家住梓里的陈志标、孔祥标等几名镇人大代表便冒着大雨路滑的危险,走了几公里山路到镇里反映情况。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到反映后,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镇党委政府迅速研判道路修复工作,并在当天下午组织人力在梓里村口整理出一条约3公里长的便道,方便村民出行。

“联络站就是人大代表之家,为我们搭起了一个高效的履职平台,让我们能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主动访民情、察民意;也架起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切实解决了百姓的实际问题。”三河镇人大主席余泰春说。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最贴近选民的窗口之一,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是搭建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大埔县,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民代言的事例比比皆是。

百侯镇老街至百侯中学的道路,拐弯多且路面坑洼,上学放学高峰期人流量大、车辆多,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且遇到持续强降水,还会出现水浸道路现象。该道路的升级改造一直是百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代表们倾听到了群众的呼声。在大埔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池海军等人积极提出建议,希望提升改造该道路。通过代表们和政府部门的多方努力,目前该道路提升项目已完成招标,预计近期可进场施工。

为让人大代表联络站这个“家”更加贴地气、人大代表更能亮身份,围绕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要求,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14个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进行布局调整,规范提升软硬件设施,创新自选动作,实现了机构设置统一、场地规划统一、制度上墙统一、人大标识统一、办公用具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全面规范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建设。

在高陂镇古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在讨论村内事务。

大埔还创新提出了“N”的工作思路,要求各镇创新工作思路举措,打造人大工作亮点。各镇人大纷纷结合实际,创新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如,各镇人大均建立了人大代表风采墙,充分展示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枫朗、光德、桃源镇为有实业基地的人大代表设立宣传牌,扩大企业影响力,帮助群众就业,助力脱贫奔康;高陂、大麻镇打造“人大文化主题广场”,广泛宣传人大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高陂、大麻镇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打造人大文化主题广场。

因地制宜

创新设立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盼了几十年,公交车终于开到村口啦,代表联络站确实是做了实事。”看着村子里的变化,高陂镇古东村村民张杏林感慨地说。

实现规范化建设的三河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2019年9月20日,是古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选民接待日,张杏林和几名村民一起去反映问题:“古埜地处偏远,道路难行,长期以来都没有公交线,村里妇女老人只能雇摩托车去镇里赴圩,跌伤擦伤的事故时有发生。”向接待的镇人大代表张建忠反映后,张杏林等人心中直犯嘀咕:代表联络站能解决问题吗?毕竟这是个老大难问题。

没想到第二天,张建忠就骑着摩托车来到村里征求意见,并向镇人大提交了《关于申请延伸古埜线公交线路的建议》。镇人大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协调客运公司开展调研论证。从线路选择到最终实施,张建忠都参与其中。今年6月,公交车终于开进了村里。这条公交线路的开通,不仅解决了古埜片区4个村8000余人的出行难题,也为该片区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起到了推动作用。“群众既然选了我当人大代表,我就要为民办事。”张建忠说,接下来,他还要继续跟进完善公交线路的延伸,直至公交车通到片区最远的赤坑村。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制订实施关于创立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工作方案,整合相邻若干个行政村,在人口数和代表数相对集中的村(居)创立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群众向基层延伸。

如今在大埔县,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绿色通道”。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把人大代表工作平台设到选民群众的家门口,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选民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7月高陂镇古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使用以来,大埔县目前共有10个镇建成10个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并投入使用。此外,茶阳镇进一步创新、探索,在该县率先在街道社区设立了“代表小组活动室”,实行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延伸联系群众的触角,使代表活动更接地气。

激发活力

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开展主题活动

县、镇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和履职的重要平台。随着“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活动的开展,大埔县各级人大均已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如何激发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力,让基层人大代表“动”起来?成为摆在各级人大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对此,大埔县积极探索进行“作答”。

各镇人大均建立了人大代表风采墙,充分展示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

大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建庭告诉记者,该县首先是强化顶层制度设计。统一制订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和村级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从工作安排、接待公告、建议收集、交办反馈、资料归档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确保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活动,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其次是有效开展人大代表主题活动。2019年至2020年5月底,大埔共有700名各级人大代表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279场次,接待群众854名,收集意见建议280条,均转交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落实,有力推动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的解决,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为民解难不回避,为民谋利不缺席。在大埔县镇两级人大的共同努力下,人大代表担当作为、履职为民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近一年多来,大埔全县共有135名人大代表捐资3700多万元兴办公益事业,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邓振龙捐资3200万元用于扶贫济困、助残、疫情防控和家乡建设。县人大代表陈衡礼获评“全国自强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大代表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踊跃捐款捐物,助推复工复产,先后有57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共捐款260多万元及防疫物资一大批。

本报记者:刘润涛

摄影记者:吴腾江

通讯员:刘招迎 罗文燕 丘涛  李万宅

编辑:黄振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