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摘自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激发非遗活力让客都更精彩
万自明
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软实力。目前我市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3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2项),是全省唯一的、全国第五个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们要保护传承好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大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非遗保护有政策、有法规,并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四级保护体系,这是我们做好“非遗”相关政策法规普及的重要基石。我们要更加全面实施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系统抢救梳理“非遗”,及时强化传承人保护措施;要加快汉剧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广东汉乐、客家山歌、提线木偶戏、采茶戏等“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传承与发展;要善于从“熟视无睹”中挖掘保护非遗“遗珠”,如客家妹大行嫁、客家媳妇坐月子、客家新生儿做百岁(百日)、客家长者添寿等风俗,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大力强化“非遗”传播共享。“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走近百姓,这是真正让“非遗”活过来、火起来的秘诀。比如,“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要让好山歌成为梅州百姓会心一笑的“开心剂”。又如梅城腌面、盐焗鸡和蕉岭三及第、五华长乐烧等,要挖掘传播其文化内涵,让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成为梅州行的“打卡地”。要借力互联网,调动媒体、高校、民间的力量,让全民记录、全民创造、全民共享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加速器”。
三是大力促进“非遗”创新发展。今年6月13日的全国第十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各地的“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成了刷屏的“惊艳”,尤其是非遗“带货”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活化利用“非遗”,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繁荣客家文化,打造广东文化高地,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跳出惯性思维,激活“非遗”潜能,让拥抱“非遗”成为稳就业、促消费、带旅游和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编辑:杨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