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梅江区5000多名高三、初三学子终于迎来了返校的日子。虽然戴着口罩,依然可以感知师生心中的欣喜和眼里的光芒。
重现活跃
返校流程严格
“终于回到学校了,可以坐在熟悉的教室里上课,太开心了。” 4月27日9时许,梅州中学高三学生吴同学在校门外告别了妈妈,雀跃着走进了校园。
吴同学是首批返校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她与前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通过体温监测、手部消毒、行李消毒等流程后,进入校园。 “老师好!”“你好!”久别重逢,师生们都高兴地互相挥着手,格外亲热。熟悉的问好声此起彼伏,安静了三个多月的校园慢慢热闹起来。因家长不允许进入校园,当天该校高三、初三年级的所有教师早上6点多就在校门口等待迎接学生,帮助搬运行李。
“学校各种准备措施早就做好了,我们还是很放心的。”市民古女士带着母亲前来送侄子开学,她告诉记者,今天因为弟弟在外出差,所以由她和母亲代替弟弟来送侄子返校。“很高兴他可以回到校园上学,遇到难题,就很方便跟老师、同学交流。”
早早返校的刘梓平把行李搬回宿舍后不久,舍友们都到齐了,大家边收拾边聊假期在家的时光和接下来的学习计划。“对于两个月后的高考,肯定会有压力的,但是我已经有了学习计划,会努力的。” 刘梓平说。
据悉,梅江区为做好全区高三、初三学生的返校工作,组织各有关部门、各学校提前发布了相关校园防疫、安全返校文件,经过多次实战模拟演练,制定了进出校门测温、错峰上学、用餐,宿舍、教室重组,设置观察室等一系列强有力的防疫措施,确保学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
特别行囊
校园味道亲切
帮同学来回搬了几趟行李,高三10班的王同学累得满头大汗,站在校门口稍作休息。
记者看到,在他脚边,放着一箱牛奶。“这是我妈妈准备的,一定要我带上,说要补充营养。”他边喘气边笑着说,“行李一部分是自己收拾的,一部分是妈妈帮着收拾的,她给我准备了体温计、口罩、洗手液、抑菌液和感冒药等等。”
在聊天途中,他突然兴奋地朝记者身后招起了手。“那是我死党,我们一个寒假没见了,回校我最想见到的就是他了,现在他在那边等我过去。“记者转过头,不远处的校道上,有个男生也在疯狂招手。
特地请假送儿子返校的侯女士则告诉记者,她给住校的儿子准备了蛋白粉,保证他蛋白质的充足摄入。
早上八点半,梅州中学校门口的快递寄存点门前排起了长队。家住三角地的杨祖玉取到快递后就在门口拆快递,旁边放着一个空行李箱。“都是一些小面包、速食面、学习用品等,小面包可以拿来当早餐吃,晚上有时候饿了也可以吃点速食面。”杨祖玉指着地上五六个快递箱说,因家跟学校有一定距离,想着说寄到学校门口的快递寄存点,就不用来回搬运了,但没想到会遇到疫情,所以有些快递放了近三个月了,现在才“开包”。
在疫情期间,梅州中学高三、初三学生中午要在学校就餐。在北区饭堂二楼,记者看到,打饭窗口前都贴上了“保持距离”的间隔标识,排队通道也贴上了对应的站位标识。梅州中学副校长李联俊表示,学校通过错峰用餐、保障人员间隔、值班老师全时值守等方式,让师生有序用餐,餐具要求学生自备。学生就餐时面向同一个方向,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就餐结束后立即佩戴口罩并离开。一位同学对记者说:“饭堂的饭菜或许比不上家里,但这是校园的味道,会感觉很亲切。”
重要一课
注入精神动力
回归校园后,同学们正式开启新学期新篇章。早上7:55,梅江区黄遵宪纪念中学初三学子开始了 “复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心理辅导课。“围绕抗疫防疫、思想教育、心理安全和生命教育等方面来讲述,通过这一课,让学生对新冠肺炎病毒主要传染方式更加了解,及告诉他们该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他们的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健康意识。”梅江区黄遵宪纪念中学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梅江区各学校都将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开学第一课”中,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防控防范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因疫情延期开学产生的学习焦虑、健康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孩子在学校学习,在校外的我们也会有焦虑与担心,这时候学校开展这一课程,犹如一场‘及时雨’,帮助孩子去重视疫情,减轻他们的焦虑,对我们家长的帮助也很大。”学生家长黄女士为学校开展的重要一课点赞。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各校将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诊断,做好居家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衔接,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切实做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复习备考状态。
“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安全的学习环境,我要努力把之前耽误的时间追回来,争取考出满意的成绩。”嘉应中学的马子涵说。
沉寂许久的校园中,又响起琅琅读书声。
图/文:本报记者 叶惠玲
编辑:罗欢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