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样板乡村”打造中!平远仁居大变样,不信你瞧~


一条古老的胭脂河,见证着仁居这座老县城新时代的蝶变,斑驳古桥点亮道道霓虹,两畔民居重新梳妆,粉墙黛瓦、齐截林立,尽显古色古香。一街一桥皆景,美丽乡村入画,热情洋溢在老百姓脸上。时隔两个月,记者复游仁居,又是耳目一新。

“朱委员,河对岸的屋都改了,咱这啥时候动工,大家都等不及了!”文胜桥头,客家民居外立面改造正如火如荼。远远地望见与记者同行的镇宣传委员朱依依,村民丘阿姨便跑上前来,热情地询问改造进展。这番情形,是当地群众热情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今年开春,村民黎秋菊不仅住进新房,还用农闲时间在家门口做起“泥水活”挣钱,既忙又喜。指了指河畔一栋焕然一新的三层小楼,她告诉记者,那就是她住了20多年的家。令记者讶异的是,在两个月前的印象中,黎秋菊所指处,还是一排杂乱的“火柴盒”。

其实,全镇初推外立面改造时,黎秋菊曾心存顾忌,觉得“没必要”。但过去一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家门口变化令她看在眼、喜在心。两个月前,她迫不及待地为自家小楼盖上青色瓦,刷上米色墙。“村子里外漂亮了,自家屋不能‘拖后腿’。而且我了解政策后发现,政府对外立面改造奖补很大,最多能补3万元。”黎秋菊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乡村美化,平远县制定出台了《平远县农村客家风格建筑指引》等政策,明确了奖补标准。“瓦面和墙面,按照每平方60元标准进行奖补,其中瓦面改造每栋最高不超过2万元,外墙改造每栋最高不超过1万元。”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陈志雄介绍说。

“但哪怕政策再好,村民顾虑都少不了。我们最开始在东门街试点改造时,少数不明政策的群众甚至挖苦说政府在了(浪费)钱,更多则在观望。”镇长李超贤对记者坦言,其实乡亲们有建设家乡的热情,但缺乏信心,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实际效果。


光说不练假把式,仁居镇党委政府很快从圩镇周边下手,首先推动红军街改造、百姓公园、古建筑民国风外立面改造等项目。“用几个月时间,把群众熟悉的烂街尾、浊流沟、老建筑,打造成为一个个景点,仁居村地处圩镇,圩镇变景区了,人气就旺了,人气旺了老百姓赚钱的机会就多了,这些项目没有直接要求村民怎么去改,却能让大家真切感受变化,打动建设的劲头,由开始的被动观望慢慢开始支持配合政府的规划。”李超贤说。

“镇委书记姚文顺亲自来我家,问我改造建议。”在老东门街,今年77岁的村民曾繁玉正在家门口晒衣服,听闻记者来走访美丽乡村,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家喝茶。从他口中,记者得知,在外立面改造中,当地政府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最终决定采用铺石子路、刷米色墙,还原老县城古貌的形式整体打造,获得群众一致认同和支持。

如今,“先吃螃蟹”的老东门街可谓一月一变,近日又陈设起美丽乡村画廊、红色电影墙,游人络绎不绝。村里每家每户自发在门前摆上绿草花卉,美丽庭院随处可见。“环境美了,大家自发爱护。连我们这帮老同志都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带头清洁村庄。”曾繁玉笑着说。

拉动了名为群众内生动力的“火车头”,仁居的变化日新月异。围绕“红古绿”底色,对标“古镇仁居、红色仁居、宜居仁居、兴旺仁居”蓝图,该镇累计完成外立面改造1516户、33万平方米。美化古驿道沿线周边环境,“一河两岸,四座古桥”改造工程随之推进,逐渐促成文物与文化、人与自然、水与岸自然融合,在乡村振兴红色村样板的探索路上循序渐进。

本报记者:傅思林

摄影记者:高讯

编辑:刘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