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东正在省级层面建立新闻例行发布的常态化机制。
1月23日,广东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3天后的1月26日,召开了首场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紧接着的次日傍晚,又召开第二场例行发布会。
按照这种节奏,不难看出,这种例行发布的形式,将在广东这段抗疫时期里成为常态,或将实现“天天发布”。
阅政观注意到,这也是全国最早一批以省政府名义举办例行发布会,以“战时状态”实时发布进展、回应社会关切的省份。
全国最早的抗疫专场发布会
1月21日下午4时,广东省政府举行了疫情首场新闻发布会。也就是在这个发布会上,公布了当天上午由省委常委会对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出的最新配置: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组长,省长马兴瑞任常务副组长。这意味着,广东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升格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指挥。
1月21日下午4时,广东省政府举行了疫情首场新闻发布会。
坐在21日发布席上的,是“官员+专家”的“高配置”发布团队。
官员有:广东省副省长张光军,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
专家也有3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何剑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黎毅敏。
阅政观梳理发现,这应该是全国最早的抗疫专场发布会。
该场发布会由副省长张光军主发布,通报了广东疫情以及应对防控情况,介绍了七大应对措施,涉及隔离治疗、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院感防控、严管严控野生动物市场等内容。
重量级专家钟南山院士,在此前一天刚刚做客央视《新闻1+1》节目,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可人传人”的信息。坐在新闻发布席上的他,自带权威光圈,发言专业、审慎,客观分析疫情现状,提醒人们不能放松警惕。他的出现,无异于是对战胜疫情信心的加持。
如此高规格兼重量级的发布阵容,自然引人关注。经历过SARS、甲流、MERS等大考的广东,更知道主动作为并及时发声的重要性。
“硬核举措”及时播报受关注
从已经召开的这两场例行发布会来看,通报每日疫情动态、回应社会群众关切、发布最新抗疫措施,是核心内容,也是最大亮点。
第一场例行发布会,通报的均为“硬核”信息:如确诊病例数量、治愈出院人数、粤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等疫情动态。宣布了“口罩令”,要求进入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包括实施文化场馆关闭、停止旅游活动等“四个暂停”。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尽可能降低人群聚集感染风险。
第二场发布会请来了教育、工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市场监管、卫健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谈及不少民生关切问题,如学校延迟开学、企业延迟复工、口罩供应、粮食蔬菜储备,等等。
“米袋子”“菜篮子”,是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和开学时间,也都关系千家万户。这些举措的出台,是省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作出的,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让权威发布走在传闻前面
对公众而言,例行发布会的另一个直接意义,是对传闻的澄清。
疫情来袭,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焦虑情绪也容易传染。而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亦容易滋生恐慌。
针对个别地方出现群众抢购粮油物资的现象,1月27日广东例行发布会就明确回应:目前各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是不是要交通管制呢?对此传言,发布会表示“防疫工作运输畅通”,同时也坦言:会在一些地方设置检疫防疫站点监测健康情况;公共交通工具会定期消毒。而这些势必会降低一些通行效率,所以,请社会各界理解和积极配合。
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群众带来一些不便,但政府部门坦诚的声音,让群众感到安心。
非常时期,容易谣言纷扰。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让权威发布走在传闻前面。
广东在抗疫期间新闻发布这道“例牌菜”,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发布会亦是动员令
疫情发生时正值春节到来之时,返乡归家,大量人员流动。而阻止疫情蔓延的关键,恰恰需要减少人员流动。能否形成迅疾而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应该看到,在当前的特殊时期,不可能、也不具备大规模面对面实施动员的条件。广东正是通过建立新闻发布常态化机制,来发起这样一场社会动员。
阅政观了解到,春节假期,全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工作体系持续运转,所有的防控力量接连应战,全省总动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发布会,也是动员令;常态化发布,便是不间断动员。
“希望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必恐慌”“居家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串门、不聚会、常通风、勤洗手”“人人都为疫情防控做一份贡献”……
从目前广东疫情防控的前两场新闻发布会来看,“从我做起,群防群控”是其中的关键词。毕竟,这一场战役,关系你我,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南方+记者:洪奕宜 胡良光 李秀婷
编辑:罗欢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