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爸爸扶着点梯子,就快挂好了……”24日晚上6时,梅县区七贤村村民黄顺明家,屋外的对联已经张贴整齐,黄顺明和两个孩子正在挂着灯笼。
梅县区七贤村村民黄顺明和两个孩子在新房挂灯笼。
崭新的厨房里,妻子、母亲正在忙碌,随着锅铲上下翻飞,菜香缕缕飘出,不一会儿,白切鸡、萝卜炖鸭、鲫鱼汤等齐齐上桌。脱贫后的第一个除夕,老黄家的年夜饭是丰盛的四菜一汤。
黄顺明和两个孩子准备年夜饭。
说起以前过年,42岁的黄顺明不免有些心酸,一家5口人围坐在上几代留下房子里,吃的肉仅仅只有祭祀祖先的那盘鸡肉。“我父母年迈,母亲还患有心肌梗塞,常年要吃药,一个月就要600元。家里的生活重担都压在我和妻子身上,所以过完年就要赶着外出打工。”这位汉子哽咽着说,2015年前,自己都是在东莞工厂做塑料零件。
天有不测。2016年底,父亲去世,为了照顾母亲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正直壮年的他只得选择回乡种地。“那时候家里连台耕地机都没有,只能靠一锄头一锄头开地,一亩多的土地收入根本抵不上支出。”黄顺明说,自己照顾老人孩子只能待在村里,没办法外出打工,所以2016年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扶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县镇村干部伸出了援助之手,出资帮其购置了灌溉机、耕地机和一辆三轮运货车。通过县、镇、村三级部门的联动帮扶,2017年黄顺明种了6亩蔬菜。2019年,他又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还养了90多只鸭子,一年的收入达到5万多元。“年底养的第一批30只鸭子已经给人订光了,现在还有60只过完年再运到梅城卖。”黄顺明笑道。
靠着勤奋,黄顺明一家成功摘帽,盖起了两层新房,总面积200多平,一层还有3个房间。“眼下,生活上摆脱了贫困,心情也好了不少。”他说,以往,对于生活完全不敢想,现在,有了信心后,新一年的发展计划老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接下来我想要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增加家禽数量,让养殖种植同步发展。”
母亲身体逐渐康复,房子崭新,孩子不断成长。眼下,黄顺明一家的生活越过越滋润……看着眼前的新光景,他和妻子脸带笑容地感慨道:“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辞旧迎新,像黄顺明一样过上幸福年的脱贫户在我市正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12月底,梅州全市共有53995户、14703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为99.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日前结束的梅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也明确提出,今年要全面高质量打贏脱贫攻坚战,完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社会化扶贫、社保兜底等长效机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文字:本报记者 刘润涛
摄影:首席记者 钟小丰
编辑:刘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