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再启程 谱写发展新篇章!梅县区奋进“百千万工程” 高质量建好典型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日前,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动员全区上下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攻坚克难、竞标争先,高质量建好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打造“叶帅故里·大美梅县”。

梅县区坚持高位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吴腾江 摄)

坚持高位推动 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

梅县区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雁洋镇、松口镇入选典型镇,丙村镇溪联村、松口镇大黄村和雁洋镇雁上村、南福村、塘心村、阴那村、长教村等7个村入选典型村;雁洋镇、松口镇、梅西镇入选梅州“百千万工程”破题攻坚行动示范镇……2023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梅县区坚持高位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局良好。

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吴丽伶 摄)

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梅县区制定实施方案,构建区镇两级指挥、组织、责任、政策和考核体系,成立“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组建6个工作专班,建立“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一季一通报”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梅县区突出精准画像,明确做大县域、做强产业、做特镇村、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生态、做实作风“七大抓手”,制定41个配套政策措施,推动资源要素向“百千万工程”集聚。同时,梅县区还坚持规划先行,在全省率先聘任规划建设总师,提升区、镇、村规划建设水平。

宪梓公园建成开园,所有圩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全年新增67家“四上”企业,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松口镇南下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组建丝苗米、金柚产业联盟,选聘25名产业村长,成功创建43个特色专业村,获评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回眸2023年,梅县区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狠抓实体经济、乡村振兴、绿美生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宪梓公园建成开放。(吴丽伶 摄)

展望新的一年,梅县区将在融湾先行区建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文旅名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举全区之力高质量建好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梅县发展新篇章。

抢抓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引进梅州睿储等新型储能项目,嘉元时代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首期、中芯云联精密加工等项目顺利投产,智能家电产业园奠基开园,庆达科技智能电机等项目正式动工,BPW车轴、卡莱橡胶启动新一轮增资扩产,超华科技年产600万张高端芯板项目加快建设,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加速集聚……过去一年,梅县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质效齐升。

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电解铜箔首期项目投产。(连志城 摄)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少不了招商引资这个源头活水。2023年,梅县区坚持“一把手”招商,建立“四套班子齐上阵、全区上下总动员”的大招商工作格局,全年新签项目82个、计划总投资217.92亿元,动工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128.78亿元,获评全市招商引资“红旗项目”单位。

实体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在新的一年,梅县区将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创新落实“五大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打造具有创新力、品牌力、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建好产业平台,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上展现新作为。”梅县区委书记温助民在全会报告中表示。

2023年,梅县区融湾入海取得新突破: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稳步推进;梅县产业集聚地纳入省产业转移主平台;荔湾—梅县2个“反向飞地”挂牌成立;梅州综保区一期高质高效运营,二期顺利通过封关模拟验收;梅州国际陆港正式挂牌,开通“梅州—盐田”海铁联运班列,成功打通梅州苏区融湾入海新通道。

在融湾先行区建设上,梅县区在今后将对标落实省《若干措施》、市《实施方案》,充分释放“苏区+湾区”政策叠加红利;把握对口帮扶协作机遇,用好荔湾—梅县2个“反向飞地”;突出交通互联,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西区经济圈生活圈;扩大对外开放,高质量运营好梅州综保区、梅州国际陆港,高水平打造“区港联动、海铁联运”融湾入海新平台、对外开放新高地。

促进城乡融合 建设强富绿美新城乡

扎实推进城市提质扩容,突出抓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抓紧抓实“四上”企业培育,加快建设和美乡村,上线农村建房智慧管理平台,创新推行每月5日、15日全区集中大扫除,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稳步推进产业社区试点建设,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梅县区坚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努力将短板变为潜力板。

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劲动力。新的一年,梅县区将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坚持精准画像,突出“镇有样板、村有特色”,以高水平建好雁洋、松口2个典型镇为牵引,对标“七个一”标准,全域实施美丽圩镇建设“六大行动”,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全面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建设美丽兴旺新城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完善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绿色,是梅县区的最美底色。按照“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理念,部署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建设“三江四线”生态景观廊道,着力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强富绿美新城乡;扎实开展“四旁”“五边”植绿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认种、认养、认捐”;梅畲快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成为省级样板,宪梓公园获评2023年广东省林长绿美园,雁洋镇入选广东省森林城镇;成功晋级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2023年,梅县区坚持生态优先,绿美生态建设亮点纷呈。

奋进新征程,“绿”仍旧是梅县区推进生态建设的“题眼”。今后,梅县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美广东梅县样板。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生的质感透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十件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培英东山高级中学建成开学,粤东医院获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梅县区中医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光荣院、综合福利院改造基本完成,客家山歌剧《春闹》再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血蝴蝶》荣获省艺术节二等奖,圆满承办梅州马拉松赛,汕梅高速改扩建、东西部快线、畲江大桥等项目扎实推进,深化平安梅县、法治梅县建设……一年来,梅县区民生福祉取得长足进步。

梅县区东部快线雁洋至松口段通车。(高讯 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新的一年,梅县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教育强区”“健康梅县”建设、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滚动实施一批民生项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作为民生答卷中的两大重要元素,梅县区将继续推进“教育强区”“健康梅县”建设。在教育方面,支持梅县外国语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加快华业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培英东山高级中学二期等项目建设,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医疗方面,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建好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稳步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建设粤东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支持中医院、妇保院发展特色专科,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过去一年,梅县区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未来,梅县区将继续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重大突破性抓手、重点改革、典型培育工作,争取更多改革试点落地梅县,创造更多“梅县经验”“梅县品牌”。

2024年,梅县区还将在打造文旅名城上展现新作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多元文旅新业态;支持现有景区提升品质、丰富业态,加大“引客入梅”力度;全面启动运营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实施丙雁夜经济、乡村大讲堂项目,建好干部培训研学基地,与松口古镇串联打造丙雁松文旅集聚区,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日常。

梅州日报记者:吴丽伶

特约记者:冯森达 王雅 曾勇 傅思林

编辑:张茵晴(实习) 林仪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