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出炉!你最关注哪一件?

掌上梅州讯 3月19日上午,梅江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区委区政府礼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其中表决通过了梅江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

梅江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涵盖基础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社会保障、就业保障、医疗卫生、农村道路建设、保障性安居住房、食品安全等民生事项。具体如下:

一、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为有需要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心理支持和能力综合评估等上门服务。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持续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超过40%。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提高到65%。

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00人次,全区养老机构院长和养老护理员培训上岗。

评定为一级以上服务等级的镇级公办养老机构、评定为二级以上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

二、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和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

提高困难群众(含城乡低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逐步缩小城乡社会救助差距,农村低保标准占城镇低保标准的比例达到77%以上,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低保补差水平。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高效处置预警信息,实施精准化救助。

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2295元提高到2375元,散居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从每人每月1484元提高到1536元,集中供养、散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别按照集中供养、散居孤儿的保障标准执行。

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实现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全覆盖。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202元、270元提高到209元、280元。

三、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全区建1个就业驿站。

募集就业见习岗位超300个。

落实外卖骑手、即时配送骑手、网约车司机、同城货运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

四、帮扶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提高特殊教育生均经费保障标准

推动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机制,实施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提高村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水平。

打造至少1个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从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生均拨款政策向特殊教育倾斜,惠及残疾学生至少120名。

五、提供孕产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和多渠道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为1757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2086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

完善公办托育设施建设,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鼓励社会机构、用人单位等参与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建设,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不少于4.2个。

六、完善居民医保激励机制

鼓励居民连续参保,从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

鼓励居民加强健康管理,对当年未发生居民医保基金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800元。

两项激励额度可累加。

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七、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抽检力度

食品抽检量每千人6.5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不少于6.3万批次。

配合省实现“全省320家承包或委托经营的中小学食堂实现全流程检查评价以及供餐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目标。

完成零售和使用环节药品(除中药饮品外)监督抽检73批。

八、提供更加普惠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依托梅江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梅江区省级“舒心驿站”和梅江区妇女儿童权益关护站,对辖区内青少年及家庭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计划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沙龙、亲子实践等活动30场以上,在家庭教育、心理等方面配备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支持服务。

加强“12355”区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和建设梅江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线下跟进处置工单25个以上;开展科普宣讲、12355宣传、送课进校主题讲座24场次以上(科普宣讲5场以上),进一步扩大区12355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伍人数,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大专题教育、家长课堂等活动频次,提高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九、推进镇村生活污水治理

推进16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

推进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扩建镇级生活污水管网约3公里,提高镇级污水管网覆盖率,推动镇级污水治理提质增效。

十、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升级改造农村公路22公里,实施44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美丽农村路5公里。

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特约记者:钟戈 陈绮冰 陈鸿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