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长沙镇以“无米之炊”烹出“网红经济”

在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图景中,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盘活沉睡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是许多乡村面临的现实考题。梅江区长沙镇以敢为人先的魄力与党群同心的智慧,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敢想敢干破困局,党群同心聚合力

面对建设资金有限的现实难题,长沙镇不等不靠,展现出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担当精神,充分依托“百千万工程”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建设基础,紧紧围绕发展滨江经济目标,以长沙墟镇“十里碧道”渡口为突破口,自主建设“网红打卡点”,突破“财政依赖”思维定势,广泛发动镇村(居)干部、党员骨干、热心群众以及辖区企业,汇聚起“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缺乏大笔拨款,就靠双手创造;缺乏专业设计,就集思广益。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利用业余时间投工投劳,将“没钱办事”的压力转化为“用心办事”的动力,共同描绘扮靓家园的生动图景,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注入鲜活的基层动能。 

巧思妙手焕新颜,碧道蝶变打卡地

在党群同心浇灌下,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长沙“十里碧道”渡口,迎来了华丽蝶变。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大家群策群力,用巧思点亮创意,用双手扮靓家园:为沿路树木精心“穿上”色彩斑斓的“新衣”;让单调的阶梯披上彩虹般的色彩;巧妙利用外漏水管,将其打造成憨态可掬的“熊猫上树”趣味景观;精心设计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跳格子地面游戏和充满童趣的墙面卡通人物;更在夜幕降临后,配以精心设计的梦幻灯光秀,营造出昼夜皆景的沉浸式体验……

这些看似简单的“微改造、精提升”,成本不高却创意十足,充满了人情味与乡土气息,迅速点燃了游客的热情。曾经寂寥的碧道渡口,一跃成为今年“端午六一”假期里游人如织、争相拍照分享的热门网红“打卡点”。游客李女士的赞叹:“‘二十四节气’跳格设计和墙面卡通人物让孩子玩到不想走!”正是对这份用心用情打造的最好肯定。

人气财气双汇聚,良性循环旺乡村

“打卡点”的走红并非昙花一现,而是迅速形成“打卡-消费-传播”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将“流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了“留量”和“增量”。旺盛的人气显著带旺了周边经济,附近的餐馆生意可观,当地农副产品玉米、土鸡蛋等销量提高,村民在家门口就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甜头。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群众参与家园建设、维护美丽环境的内生动力,自发维护碧道环境的氛围日益浓厚,“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成为共识。

梅江区长沙墟镇“十里碧道”的焕新之路,是一条党群同心、敢想敢干、共建共享的奋斗之路。它有力证明了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基层干部群众有能力突破资源瓶颈,依靠自身智慧和双手,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自发组织、创意赋能、精细运营,不仅扮靓了家园、留住了乡愁,更引来了人气、带旺了财气,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可持续、有温度的发展路径。

通讯员:李俊威

编辑:杨舒琳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