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炒绿”锚定新“硒”望!梅江区持续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客家炒绿,是中国客家地区的代表性特产。近年来,梅州充分发挥“世界长寿之都”和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富硒产业。梅江区抢抓机遇,多部门联合发力,积极推广富硒茶技术,引导茶企提质增效大力开发富硒茶产品,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记者在位于长沙镇小密村的小密茶业看到,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拔优势,茶园规模约1650亩,富硒茶生产基地从5年前的20亩实验区扩大到现在的300多亩。在基地建设和科技赋能下,每公斤茶叶增值160元以上,并带动了50户农户种植富硒茶。前不久,小密茶场在2025年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中夺得“客家炒绿茶王”的称号。

【梅江区小密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玉婷:小密茶业现经营有客家炒绿、红茶、乌龙茶、白茶以及梅州柚花茶。国家富硒茶标准是在每公斤0.25-4.0毫克之间,(我们的茶叶富硒)平均值可以达到每公斤2.0毫克。(这)让我们的茶叶口感会更好,更加回甘,香气更高,更符合他们的健康养生需求。】

同样在比赛中获得“客家炒绿优质茶”称号还有位于清凉山的荣发茶场。这里拥有500亩茶园,优质富硒茶实验基地均在海拔600米以上,在今年获得了“梅州硒茶”品牌专用标志。

【梅江区西阳镇清凉山荣发茶场负责人 苏悦梅:我们的基地是富含硒的土地,再结合中国农大富硒纳米栽培技术,做出来的茶叶香气浓郁,回甘生津,口感特别饱满。我们坚持用传统工艺,明火炒制,做出的茶叶有独特的客家炒米香的味道,也是比较温性的,客家人叫“暖肚茶”。】

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2019年起,市关工委每年组织农村创业青年到硒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还邀请了富硒研究专家为创业青年授课,在富硒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成效显著。

【梅江区关工委副主任 詹钦义:这些年组织我区的创业青年,到了湖北恩施、贵州、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学习富硒产业经验,并充分利用梅州土地富硒的资源优势,鼓励农村创业青年发展富硒产业。经过5年的实验操作实践,梅江区22家茶园有16家茶叶达到国家富硒标准。】

近年来,为引导行业高标准发展、拓宽农产品市场,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林科学院通过组织“客家炒绿”“富硒品”等展示评价活动,打响梅州茶叶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在2025年“人保杯”客家炒绿品质评价活动中,全市共35家优质茶叶企业参与评比,最终评出6个梅州“客家炒绿茶王”、10个梅州“客家炒绿优质茶”。其中,梅江区有12家茶叶企业参评,有1家茶企获得“客家炒绿茶王”称号,有4家茶企获得“客家炒绿优质茶”称号。

【梅江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信息化科技教育股 丘朝宇:这也代表了梅江区的茶叶企业制茶技术、品鉴风味等方面越来越好。接下来,梅江区农业农村局继续打造“客家炒绿”这个品牌,让世界爱上客家茶。】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