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绿美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久久为功逐“绿”前行,持续深入开展“植绿、护绿、兴绿”活动,以人大履“植”尽责助推梅州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优势日益彰显,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出了梅州人大贡献。
持续用功“植绿”,种好“一片林”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市县镇三级人大上下联动,连续两年组织全市10295名五级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代表林”植树活动,带动群众踊跃植树造林,共绘绿美梅州图景。去年以来,在大埔县三河镇建成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490多亩,植树2万余株,示范带动各级人大建设“人大代表林”104个,栽种树木近20万株,发动代表捐款880万元。其中,2025年,各级人大代表新植树木7万多株。连续两年组织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到挂点联系的梅县区梅南镇种植“结对帮扶共建林”,组织机关青年干部到挂点服务的梅江区三角镇墟镇社区开展“青年共建林”植树活动,栽种樱花、异木棉、黄花风铃木等花木1200株,以栽花种树的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共建美丽圩镇、和美乡村。认真落实驻镇帮镇扶村责任,围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在去年向挂点帮扶的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捐赠1000株鹰嘴桃树苗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向蓝田、龙岗等村捐赠1200株枇杷树苗,带动乡亲踊跃捐款种树,引导群众自觉栽花种果,打造花果飘香的绿美乡村。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向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捐赠枇杷树苗
持续用心“护绿”,管好“每棵树”
今年以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主题林抚育、增绿活动,组织省市人大代表、机关干部到大埔县三河镇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和梅县区梅南镇“结对帮扶共建林”等地开展补种、抚育,见缝插绿、见空补绿、除草施肥,共补种苗木近200株,增施有机农家肥近10吨,提升苗木成活率、成林率。压实管护责任,与属地政府签订“代表林”“共建林”管护协议,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措施,督促属地政府长效管护、精细管养,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绿一片。鼓励各级人大代表勇当“林长”,全市2795名人大代表化身森林守护者,与镇村干部群众共同守护绿美家园。引导人大代表聚焦森林管护提建议、献良策,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好森林网格管理、火灾预防、砍伐管控、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切实呵护青山常绿、万木常青。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进站履职,自觉担任绿美生态宣传员,积极营造人人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法治宣传作用,扎实开展森林保护法等普法宣传,以案释法、以案析理,强化警示震慑,引导群众持续增强森林保护意识。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到梅县区梅南镇开展植绿护绿兴绿主题活动
持续用情“兴绿”,护好“一方绿”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向“绿”履职、为绿赋能,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森林保护法》《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条例》等生态领域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围绕公益生态林建设、森林防火宣传、森林执法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综合施策,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守护好绿水青山。坚持以视察调研促生态价值转化,组织开展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情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专题调研,抽丝剥茧找症结,尽心履职献良策,助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打通生态价值转化堵点,更好释放林业经济效益。同时,组织担任企业界主要负责人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定点联系镇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积极开展生态种养、发展农文旅产业,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做好“两山”理论转化文章。坚持以办好建议促生态品质改善。高度重视办好代表涉“绿”建议,采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工委归口督办等方式,推动绿美生态方面的建议办成见效。近年来,先后办理了关于加快碳汇造林、推动林业碳普惠项目发展、大力推进纯松林纯桉林林分改造等代表建议,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更加务实有力举措,优化森林“林分”与“林相”,提升生态“颜值”与“价值”。
梅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绿美生态建设专题调研
通讯员:梅任宣
编辑:杨舒琳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