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好人”!梅州有他们…

掌上梅州讯 1月9日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主办的2024年“广东好人”发布暨文明实践成果汇报活动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来自梅州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广东好人”黄建度,2024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蓝玉娜,2024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何俊霞、徐剑等代表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各类“广东好人”名单,通过舞台艺术形式生动展现“广东好人”榜样力量和广东省文明实践工作丰硕成果。活动现场不乏“梅州元素”,充分展现了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2024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梅江区向日葵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蓝玉娜(中)参加活动,和妹妹蓝玉玲上台接受采访。

舞台上,主办方通过短片·情景剧·歌曲·访谈《“隐形翅膀”托起梦想》,讲述了梅州市梅江区向日葵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蓝玉娜的故事。10多年来,因车祸致残的蓝玉娜与轮椅为伴,她不仅克服困难参与康复锻炼,还积极帮助上百名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通过直播、演讲等各种方式,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事迹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助残是我力所能及的事,一开始我受到了梅州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在我自己有能力之时,也想回馈社会。”蓝玉娜说,“今晚,演员们在舞台上演绎我的故事,我非常感动,希望我的事迹能够鼓励影响更多残障人士,咱们一起向上向善,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2024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俊霞参加活动,上台接受采访。

2024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蕉岭县应急救援协会会长徐剑(左一)参加活动。

“在生死攸关之际,他们选择了逆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拯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通过短片·访谈《危急时刻》,观众们聆听了“广东好人”黄建度、刘永缙在5·1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塌方现场见义勇为的故事。“当时来不及多想,只觉得一个个生命在眼前,不能不救。”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村民黄建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往后只要有需要,我都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黄建度说,同时他希望通过“广东好人”活动激发大家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24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村民黄建度(中)参加活动,上台接受采访。

据了解,2024年我市推动黄建度、马平等2人获评“中国好人”,刘德伟、张海霞、陈卫国、黄建度、马平、蓝玉娜、余伟兰、何俊霞、徐剑等9人获评“广东好人”,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推进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凝聚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具体名单:

梅江区向日葵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蓝玉娜、蕉岭县应急救援协会会长徐剑获评“助人为乐”好人

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村民黄建度、丰顺县大龙华镇华东村村民刘德伟和蕉岭县新铺镇北方村村民陈卫国获评“见义勇为”好人

平远县东石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马平(已逝)和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俊霞获评“敬业奉献”好人

大埔县枫朗镇溪背坪村村民张海霞、大埔县光德镇雷峰村村民余伟兰获评“孝老敬亲”好人

下面,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助人为乐”好人




蓝玉娜


蓝玉娜,女,1991年9月生,梅州市梅江区向日葵助残服务中心理事长。

2013年8月,蓝玉娜因一场车祸导致颈椎五六节完全性损伤,脖子以下部位失去知觉,从此与轮椅为伴。蓝玉娜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并且通过个人自媒体分享自己与“轮友”的故事。2018年4月,蓝玉娜和朋友共同创办梅州市蓝猫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帮助10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2022年3月,她成立梅州市梅江区向日葵助残服务中心,开展残疾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线下生活重建训练营和助残直播带货等。近年来,蓝玉娜多次受邀参与电视节目专访,走进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个人励志演讲63场,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助残事迹,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

蓝玉娜荣获“广东好人”“南粤十佳好网民”“梅州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徐剑


徐剑,男,1983年10月生,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应急救援协会会长。

徐剑坚守公益救援事业长达10年,他组建的蕉岭县应急救援协会与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成为蕉岭应急救援的高效补充力量。在梅州市“6·16”特大暴雨抢险救灾工作中,徐剑带领应急救援协会队员进入受灾严重的蕉岭县广福镇开展救援工作,经过连夜奋战,至17日共转移村民70多人。而后又带领队员充当救援先锋队,背负运送物资1吨多,徒步进入失联村庄打通生命通道。16日至21日,徐剑共组织协会出动7个梯队、救援队员56人次,一直奋战在防汛一线,转移群众400多人,运送物资超过10吨。9年来,徐剑参加2021年河南抗洪抢险救援等省外救援2次,深圳光明区山体滑救援等省内救援200余次,救援群众1000多人;并组织开展应急技能培训58次。他自费10多万元用于购买救援装备、考取执业证书,并坚持义务救援,从不收取救援费用。此外,徐剑坚持无偿献血20年,共献血47次,合计18400毫升,其中献全血15次、5800毫升,成分血32次、合计献血63个治疗量。

徐剑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广东好人”等称号。




“见义勇为”好人




黄建度


黄建度,男,1960年8月生,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村民。

2024年4月30日晚,黄建度与妻子随女婿饶畛一家五口,自深圳龙岗驱车前往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次日凌晨2时许,当车辆行至梅大高速公路大埔至福建方向,距茶阳路段出口约2公里处时,一声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惊醒了车上所有人。

饶畛在巨响前隐约瞥见高速右前方有黑影,误以为是积水,便迅速变道至左侧快车道,同时加速通过。紧急停车后,黄建度与饶畛发现车辆右侧两轮胎已爆。“不好,出事了!”黄建度惊恐地喊道。他意识到,那巨响是车轮、底盘与塌方路面刮擦所致。回头望去,他更是心惊胆战,只见刚刚驶过的右侧路面已完全塌方,车辆正不断陷入其中。

打完报警电话,黄建度见后方车辆仍源源不断驶来,心中焦急万分。他迅速稳住心神,让家人打开手机闪光灯,挥舞双臂,试图以这微弱的光芒警示来车。然而,手机的闪光在黑夜中显得如此无力,快速驶来的司机们根本无法察觉。

情急之下,黄建度毅然跨过隔离栏,逆行至对向车道,来到塌方区域的另一侧。他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前方车辆依旧未减速。眼见小车接二连三地陷落,黄建度心一横,返回原车道,跪在尚未塌方的路中间。在塌方前方数十米处,他以自己的身躯为屏障,终于拦下了急速行驶的车辆。

第一辆车停下后,后续司机纷纷打开双闪,警示后方。黄色的双闪灯在夜色中延伸,形成一道醒目的警示线。近光灯、远光灯、双闪灯交织在一起,照亮了黄建度坚定的身影。在塌方位置前方,车辆逐一停下,红色刹车灯连成一片。

惊险过后,有人从塌方的高速公路下艰难爬出。黄建度与家人一直提供帮助,直到救援人员赶到。他们的勇敢与无私,在这个不平凡的夜晚,成了最温暖的光芒。

黄建度获评“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称号。


刘德伟


刘德伟,男,1963年2月生,梅州市丰顺县大龙华镇华东村村民。

2023年7月29日,刘德伟和家人到珠海市香山湖公园游玩,一家人行至香山湖二期的石磨桥附近时,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湖边与天鹅互动玩耍,一不小心踏空掉入了湖水中,同行的男孩母亲伸手去拉,却重心不稳掉入水中,旁边的女儿伸手拉他们两个人,也一同掉了进去。落水女子把孩子托举起来的同时,水瞬间没过她的头顶,三人在湖中挣扎着越漂越远,情况十分危急。刘德伟见状立即跳入水中施救,岸上的热心群众找来救生圈扔向水中,还有的在岸边准备接应,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母子三人最终被成功救起。看到落水者们并无大碍,刘德伟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刘德伟荣获“广东好人”“珠海市见义勇为人员”称号。


陈卫国


陈卫国,男,1971年4月生,梅州市蕉岭县新铺镇北方村村民。

2023年10月23日早上,陈卫国在田里干农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呼救声,连忙放下手头的活计,快步跑到出事地点,发现本村村民赖国坤和陈莉萍夫妇晕倒在自家果园肥料池底。原来赖国坤在池内清理粪渣,吸入沼气后突然昏迷,站在池口的陈莉萍呼救后没有多想便跳下去救人,也跟着晕倒。陈卫国跟赶来的3名村民交待过后,屏住呼吸跳入池中,先迅速将体重较轻的陈莉萍送到池口,交给3名村民帮忙拉起来。由于赖国坤的体型比较大,光靠陈卫国一人的力量无法将他拉起来。陈卫国让上面的人拿来绳子,再次跳入池中将赖国坤绑紧,再与另外3名村民合力将他拉上去。由于接受过急救知识培训,将两人都救上来以后,陈卫国立即对两人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周边村民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由于抢救和送医及时,赖国坤和陈莉萍都脱离了危险。

陈卫国获评“广东好人”称号。




“敬业奉献”好人




马平


马平,男,1978年11月生,生前系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2024年6月16日,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梅州全市多地受灾严重,多个村庄、道路和桥梁被淹,交通、电力、通讯一度受阻。16日下午2点,作为东石镇白岭村的挂村工作组长,马平第一时间带领工作组,迅速下沉到白岭村。沿途道路受阻严重,多数车辆和人员都被滞留在原地。马平与组员们便一边清理路障,一边挨个敲窗,协助被困车辆及其人员进行转移。

工作组到达白岭村不久,迅猛的山洪便将白岭村四周村道和通讯等中断,沦为一座“孤岛”。灾情愈发危急,马平带领工作组迅速深入村庄,他们走村入户排查隐患、查看受灾情况、转移群众、清理塌方,经过连夜奋战,共疏散转移群众500多人。当天夜里,为了安抚受灾群众,马平与镇村干部们一起为他们做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饭,虽然主食只是简单的米粉,却让受灾群众放下了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因村委会住满了转移安置的村民,马平及几名镇村干部便来到某村干部家中歇息,房屋距离山体约百米,在村里人看来算是比较安全的房屋。17日凌晨6时左右,见雨势较小,马平正准备开展新一轮排查险情工作,不承想,受连日暴雨的冲刷及浸泡影响,山体土质松软,泥石流裹挟着巨石和树木倾斜而下。眼见险情来袭,马平没有冲出房屋,而是奋不顾身冲上二楼想要喊起还没睡醒的老人,最终不幸被埋在废墟之中,因公殉职。

面对来势汹汹的洪灾,马平一如既往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参与抗洪救灾任务。却不承想两层楼间,短短几步路的距离,马平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此。他用实际行动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马平获评“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称号。

更多详情>>


何俊霞


何俊霞,女,1982年3月生,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军校毕业后,何俊霞在深圳市公安局大亚湾分局工作了近8年。为了照顾爷爷,何俊霞回到了家乡,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扶贫干部请到村里协助扶贫工作。期间,她热心为家乡人民服务,深受好评。在乡亲们殷切的期盼中,何俊霞决定留下来。2018年,通过党员人才回乡计划,何俊霞当选为湖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湖中村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7000元,被定为省定贫困村。上任伊始,何俊霞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高效的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建立了“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公司+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的模式,形成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生产基地承载的产业发展联结机制,发展了兰花种植、富硒水稻、小龙虾养殖、药用蛇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形成了多元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她带头认领撂荒水田复耕复种,带动村民种植红米50多亩,湖中村作为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早造水稻实现每亩增产300多斤,湖中村也实现村集体年收入从2016年的不足7000元增至2023年的40多万元,并成功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

何俊霞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好人”、广东“最美妇联执委”等称号。




“孝老敬亲”好人




张海霞


张海霞,女,1970年7月生,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溪背坪村村民。

2010年,张海霞的公公突患脑梗,从此瘫痪在家,生活不能自理,张海霞便与丈夫一起照顾公公,她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嘘寒问暖,为了不让瘫痪的公公生褥疮,她每天至少要给老人翻身五六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但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7月张海霞丈夫也突患脑梗,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下了,生活更加的拮据,家里所有担子一下全落到张海霞一人身上。2015年张海霞婆婆也患上脑梗,病情最为严重,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张海霞一人承担起照顾三人的重任,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地里的农活和照顾家中三位病人。经过她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公公已经可以坐起来了,丈夫逐渐恢复自理能力,婆婆的精神也好很多。

张海霞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余伟兰


余伟兰,女,1981年7月生,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雷峰村村民。

由于丈夫外出务工,公公长期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余伟兰2002年回到老家照顾公公的生活起居,同时又要养育两个孩子,家里的大小事务全由她一人打理。有段时间公公病情恶化,晚上总会摔下床来,余伟兰便在公公房门口铺了个小床,方便及时照看他,一直悉心照料近10年,直到2011年公公去世。她还将无人照理的伯母接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自费帮助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并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照料了15年,直到2019年老人去世。丈夫的哥哥70多岁,无儿无女还是五保户,余伟兰将他接到家里共同生活照顾。2022年,她的丈夫因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结果右腿确诊患严重脉管炎导致动脉血管堵塞,进行截肢手术后失去了劳动能力。余伟兰一个人工作维持家里人生活,在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的时候,余伟兰仍鼓励大儿子参军。

余伟兰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王锐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