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心到匠心,他被评为嘉应工匠,背后有什么秘诀?

在梅县区宪梓大道的一间店铺里,面对通透的落地窗,端坐在工作台前的嘉应工匠郑松水没有丝毫受往来行人的打扰,而是一心在工作台前揉泥、拉坯、修坯……一坨泥巴,经他的手慢慢成为一把手拉坯朱泥壶。从年少参军报国的“兵心”,到深耕手拉壶技艺的“匠心”,退役后,郑松水在创新创业“新战场”上勇于发挥“敢打必胜”的精神,不断展现退役军人的风采,被我市评选为“嘉应工匠”(陶瓷类)。

兵营历练铸就吃苦品质

出生于1985年的潮州人郑松水,从学校毕业后,怀揣着参军报国的梦想应征入伍,2004年成功圆梦服役于梅州。

“我是一名武警,相比其他军种,武警与地方打交道多,抗洪抢险、执勤值守等都有我们的身影。”他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青年,参军入伍给了他开阔眼界的机会,他也倍加珍惜这个机会,“所以训练对我来说,没什么苦的。”回忆起参军入伍的时光,郑松水语调明显轻快起来。当兵期间,他以英雄为榜样,严守部队纪律,苦练军事本领,先后获两次三等功、九次嘉奖、两次优秀士兵荣誉。

服役期间,他还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规划。“随着时间流逝,我也在思考,退伍后我可以干什么、要干什么。潮州茶产业、陶瓷产业发达,我也有很多同学朋友是从事这一行,我对这些也很感兴趣,就在休假时就摆摊卖茶具,了解市场。”郑松水调侃,这段摆摊的经历也让他更加喜欢茶、壶这一行。2012年退役后,他就在梅县区开起了小店,“早期卖茶卖壶基本卖的都是成品,慢慢接触多了,我也开始琢磨学做手拉壶、制茶,从卖成品走上了自主创作的道路。”他说。

从门外汉到嘉应工匠

方寸藏匠心,一把手拉壶,从泥土到成品,要经过拉、修、批、烧等数十道工序,成品既具有工艺美感,更具有实用功能。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嘉应工匠,郑松水在摸索途中也曾气馁,但从未想过放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引领之下,郑松水走上制壶之路,逐步摸索制壶技艺,从模仿逐步过渡到创作。手拉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拉”两个字,制作手拉壶的难度是嘴、把、钮要形成直线,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这种技术活要真正做好,需要长年累月不断地练习。在摸索的日子里,郑松水拿着一坨泥巴在工作台前,在无数个日夜里刻苦钻研。他深深明白,只有多做,才能熟能生巧;只有多做,才能琢磨出问题加以改进。这些摸索的日子里,他也曾经挫败过。但多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他坚定的意志,挫败过后,他又拿起泥巴静心投入下一轮制作。

在外行人眼里,手拉壶大同小异,无非“高、矮、胖、瘦”之差;在行家眼中,一把好的壶则富有张力,能传递匠人的“精气神”。这看似简单,但想要做好却并不容易,他也为此“敲碎”过数不清的作品。“曾经我新制了一款壶,制好后对造型等各方面都很满意,也有客户订了这批货。谁知我在后续使用中发现,冲泡后壶体会发黑,为了保障品牌信誉,我再一个个打电话和他们致歉,回购了这批货。” 迄今这批货还放在郑松水店铺里,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的店铺里,这些摸索路上的“残次品”还有很多,它们中有些器型美观但却并不实用;有些是烧制好后发现瑕疵……“虽然这些不是完美的作品,但也是我摸索之路的见证,期望以后可以成立工作室,将我在这一行的探索过程展现出来,让大家可以在同样的摸索创作之路上避免一些问题。”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匠人要有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2012年退役后至今,郑松水一直深耕在制壶之路,不断推陈出新,作品也受到业内认可,他的手拉壶作品先后在“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设计大赛、广东省第二届手拉朱泥壶精品展、梅州市工艺美术精品展等赛事中获奖。他说,接下来在专注创作的同时,也会更多倾向于“传艺”,教授更多人制壶制茶技艺。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郑炜梅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