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公共停车位岂容“花式”霸占

■ 张忠德

公共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花式”占用公共停车位,不仅造成了市民“有位不能停”的情况,也影响了市容市貌。近日,有多位市民向本报《民生一线》栏目反映,梅城江北金利来大街和秋苑路存在商家违规霸占公共停车位的现象,给市民停车带来极大不便。(详见《梅州日报》6月12日4版)

梅城街头,一场无声的“车位争夺战”正在上演。公共停车位本是城市的“共享福利”,如今却被部分商家用废旧摩托、雪糕筒、水泥墩、花盆等“武器”,硬生生圈为“私家领地”,让市民陷入“望位兴叹”的尴尬。这场闹剧背后,暴露出的是公共意识的缺失与管理的缺位,也动摇了社会公平的根基,让“停车难”成了城市文明的一道疤。

为啥霸占公共车位的现象屡禁不止?一方面,有些商家眼里只有自家生意,把公共空间当成“私人地盘”,为了多揽客,啥公德心都抛到脑后;另一方面,监管的“宽松软”助长了这种歪风。相关部门巡查频次低、处罚力度弱,让违规者心存侥幸,形成“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值得警惕的是,当这种行为长期存在却未被有效遏制,会引发“破窗效应”,导致更多人跟风效仿,让问题愈发严重。

遏止公共车位遭“花式”霸占,监管部门要亮出“硬拳头”,通过网格化巡查、智慧监控等手段,让违规行为无所遁形;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占车位的人不敢再犯。同时,要鼓励市民参与监督,发现问题随手举报,形成全民共管的局面。对商家而言,需明白“小算盘”打不得,只有摒弃短视思维,维护好城市停车秩序,才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普通市民则要敢于对占公共车位行为说“不”,别让不良风气滋长。

公共车位虽小,却关乎民生大事与城市文明。只有政府严管、商家自觉、市民监督,三方拧成一股绳,才能让公共停车位回归便民本质,还大家一个畅通有序的停车环境,为城市文明添彩。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张忠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