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双玲
近日,市政府印发《梅州市实施“免费生产”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全市首期(2025—2027年)期间,每年围绕“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入驻使用率达到80%”目标,提供“免费生产”空间。2025年,全市将为入驻企业提供40.94万平方米以上的“免费生产”空间。(详见《梅州日报》6月5日1版)
《方案》是我市出台的一项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的战略扶持政策,其核心目标在于盘活存量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产业集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大幅减轻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固定成本压力,释放出“亲商、安商”信号。对企业进驻而言,可节省厂房租金、装修投入、设备搬迁等前期开支。另外,在政府引导的产业空间内,企业更容易对接供应链资源、客户渠道、研发合作机构,降低市场开拓成本,加速成长。
今年以来,我市各地认真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免费梅州”政策,推行免费生产、免费创业、免费办公、免费展销、免费住宿等“五种免费”模式,让“资源存量”变“发展增量”。“免费梅州”不仅给予创业人才免费物理空间,更给予他们一个被服务、被尊重的创业承诺,建立起“失败宽容”机制,让心怀理想的年轻人、扎根乡土的奋斗者,都能在梅州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免费梅州,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正在实现的承诺。真正把好政策落地为真红利,关键要把《方案》从政策文本转化为发展实效。接下来,各相关部门要对引进创业企业坚持市场主体“点菜”、政府“端菜”,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精准服务。同时注重服务对象后续的政策衔接,从医疗、教育、家庭等方面下功夫,全方位为创业企业做好后勤保障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满足企业用水、用电、用地等需求,对成功出孵企业做好与“免费生产”相衔接。
面向未来,我市各地需要将“免费梅州”的模式深化为制度创新。一方面要继续降低制度性创业成本,让企业家的发展规划能够尽可能转化为商业实践;另一方面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业服务体系,从“种子孵化”到市场拓展等均能提供持续助力。
当前,从国家到省,都从政策、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梅州苏区发展。今日梅州,前景无限,机遇无限。这波“免费”,您不容错过!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