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阮灵

今年3月20日至26日是广东省第44届“爱鸟周”。3月21日至22日,广东省第44届“爱鸟周”梅州分会场系列活动在清凉山郊野公园举行,活动以“爱鸟护鸟 万物和谐”为主题,通过科普宣传、互动体验等形式,倡导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助力绿美梅州生态建设。(详见《梅州日报》3月24日1版)

在“爱鸟周”系列活动中,我市举办的科普宣传与互动体验相结合模式突破了传统说教,将知识传递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更易激发公众兴趣。活动还整合政府、公园管理机构、环保组织及市民等多方力量,体现出“全民参与”理念,并通过媒体传播扩大辐射面,有助于构建社会共治的生态保护网络。

梅州因其独特的山地、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相关数据显示,梅州已记录的野生鸟类超过300种,每年记录迁徙候鸟约180-200种。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守护美丽家园,需要我们严格落实“技防+人防”措施,织密野生动物保护网。要加大宣传引导,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爱鸟护鸟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人们依法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良好意识。要开展好爱鸟护鸟行动,引导更多人自觉自愿参与进来,不断壮大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夯实爱鸟护鸟工作的群众基础。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采取常态化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法整治破坏环境现象,打击偷捕贩卖野生鸟类等违法行为。要加强综合治理,建设更多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小区,为鸟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绿美梅州生态建设。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遵循自然规律。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到清凉山郊野公园,再到平远龙文-黄田保护区等地的实践表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对重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青山绿水之间,人与鸟,相见而不惧,相望而不扰。这幅生态图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期待在我们的共同守护下,梅州的山更美、水更清、鸟更欢。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阮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