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都议事厅|“边角料”改造凸显城市治理“匠心”

■ 邱发平

漫步在蕉岭县城的各个角落,会惊喜地发现一些原本闲置的城市“边角料”,都“见缝插针”式地进行微小空间改造,美丽蝶变成了“口袋公园”。今年以来,蕉岭陆续投入200万元在蕉岭逢甲公园、蕉岭中学门口、新东北路、府前街等地建设了4个惠民口袋公园。目前已有3个建成投入使用,位于新东北路的口袋公园预计11月中旬可建成。(详见《梅州日报》11月11日3版)

“边角料”,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蕉岭县利用“边角料”建设口袋公园,让城乡“边角料”“闲置地”变身“金边银边”,使“剩余空间”成为城市新亮点。此举不但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更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捷可达、管理规范的健身休闲空间。

对“边角料”的精雕细琢凸显城市治理的“匠心”。蕉岭县在推进“边角料”改造中从城市治理的高度去审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而且还结合绿美蕉岭生态建设,对口袋公园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和便民微改造,同时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体育健身设施等,通过重塑空间布局,赋予了口袋公园绿色景观、等候休憩、健身休闲、邻里社交等多种功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因为“边角料”可能隐藏在城市的角落,也可能“潜伏”在政策的缝隙,这都无不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耐心、细心与决心。

口袋公园建设不仅是城市颜值提升,公园功能的发挥才是其建设的重要目的。从选址到规划,再到设计风格、设施配备,都应对周边社区、学校医院、企业和商业中心的居住情况、人员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加强适儿化、适老化、无障碍设计等。增强口袋公园的普惠功能,使口袋公园成为市民的“小确幸”,需要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将“边角料”打造成社会治理的亮点和特色。

公园建好了,使其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也是体现城市治理“匠心”的重要一环。需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管护机制,鼓励市民、志愿者,社区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口袋公园的管护,共建共管共享,方能长久发挥口袋公园绿化、休闲的服务功能。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

(作者:邱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