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缘起:近日,网上流传多张微信群聊截图显示,重庆某中学一个初一班级群内,班主任徐某疑似情绪崩溃,在群内多次发布“莫挨老子”“都给老子滚”等过激言论。据悉,学校已暂停涉事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作进一步处理。有网友说,不说脏话是老师的职业底线,“情绪失控”不是理由;也有网友表示,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教师也是人,情绪崩溃发表过激言论情有可原。
是什么导致老师“歇斯底里”?
■ 木须虫
从曝光的群聊截图来看,似乎都是班主任老师在“歇斯底里”,对家长的恐吓与谩骂。然而,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怨,这位老师为何会大发脾气?又是什么让她情绪崩溃?其中缘由,恐怕更值得追问,也应是调查处理与回应关注必须聚焦的核心。
从截图可以判定,学生家长与该教师之间的交流存在不少问题:在最早上午时分她表示,理解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但是她作为一个人现在情绪不稳定,没有办法处理班级上每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谅解。这样的表述潜含着此前学生家长与其交流沟通中有不少的“埋怨”与“苛责”,使其心生芥蒂。
而随后中午时分,她在群里发信息“我再次提示”“你们12班所有人莫再挨老子”“我这会儿手抖得都停不下来”,这中间家长们与她都说了些什么?无疑这些加剧了她的“被伤害感”,成为情绪崩溃的导火索。而家长的曝光“精心裁剪”,有选择地披露信息,缺少真实公正,其立场与动机本身值得怀疑。
事实上,不管最终如何处理,该事件对于涉事的家长与老师来说是“双输”的结局:丧失了双方之间基本的信任,无疑是一种悲哀,如此,更值得家校共同反思。
教师是一种职业,需要遵从必需的师德操守之外,也需要被理解与尊重,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无法承载起“万能”的诉求。这就要求家长与学校,不能将教育管理学生的压力全部都加注在老师头上,否则,老师们就可能不堪重负,走向负面对立。
教师情绪管控能力亟需提高
■ 张立美
作为老师,不论因为什么事,出于何种原因,在家长群里发布不当、过激言论,多次怒骂“都给老子滚”,这样的行为,有违师德规范,不符合“为人师表”要求,应当追责,这一点毋庸置疑。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师者要以德为先,任何时候都要恪守师德,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用爱育人、用心教书的德才兼备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守护者和引路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必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从这个角度说,在家长群怒骂的班主任被处分,并不冤。
但是,我们常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教师也不例外,也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说,对于班主任在家长群怒骂事件的处理,不能止于问责涉事班主任。平息舆情,教育部门和学校还需看到教师情绪失控背后的问题,真正重视教师自我调节情绪工作,多措并举给教师情绪管控补课,提高教师情绪管控能力,帮助教师学会自洽,引导教师包容学生错误和不完美,学会以平和的心态与家长交流沟通。
不可否认,目前班主任的任务繁重、责任“无限”、压力极大等,已经导致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不愿意当班主任,潜在负面效应不可小觑。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群体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让班主任们可以更轻松工作,这才是治本之策。
编辑:吴优
审核:陈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