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丨体验田野乐趣告别“五谷不分”

■ 杨丽君

11月4日,38名梅州日报小记者走进梅县区南口镇,开展“金色田野寻宝记”研学活动,下农田、割稻谷、收花生,体验金秋乡村丰收的喜悦和乐趣。(详见《梅州日报》11月7日3版)

曾几何时,“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是每个孩童都会唱的歌谣。但现今,不少孩子由于劳动和实践的情境缺乏,导致“五谷不分”,不知“油盐柴米贵”,不知“粒粒皆辛苦”。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此背景下,旨在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综合实践能力的劳动教育,摆在了越来越突出的位置,与之相关的研学活动也应运而生。

教育需要实践,成长需要体验。近年来,我市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全市各地纷纷开展了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研学行动。通过具体的、多元的、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认真翻阅大自然这部“百科全书”,撸起袖子向社会这个“超级大讲堂”学习,促使他们用实践收获新知,用亲历激励成长。

风清气爽秋意浓,正是研学好时光。梅州日报社组织小记者们走出家门开展金秋田野研学采风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了解农耕文化,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实践证明,经历是最好的学习,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通过研学活动,积极参与割稻谷、收花生等集体劳作这一难忘的“社会课程”,在与自然和乡土亲近的同时,提高了“惜粮食、知辛苦”的意识,加深了“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

研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外素质拓展的有效形式,为孩子们开辟了一个“知行统一”的新课堂。我市相关部门以及承办研学活动的机构,要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善用梅州本土自然生态和人文教育资源,多领域、多角度地开展贴合青少年成长的实践活动。要始终坚持“实践、实地、实效”的原则,从历史人文到自然科技,从工厂企业到日常生活,带领青少年深入基层、触摸民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生活智慧,增加生存本领,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新内涵和新形式。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要始终形成合力,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青少年更好地树立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毫无疑问,主体性强、创新性高、实效性好的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润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